孤僻孩子——帶領孩子走入人群
有的孩子在入學之后,難以適應學校生活,不容易結識朋友,與同齡的伙伴玩耍時心中也會膽怯畏縮,最后他就成了一個不合群的孩子。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但脫離周圍的小朋友,而且明顯地影響孩子的上進心,甚至損害身體健康。
實際上,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氣質有關,同時也因父母的教育所致。有的父母整天把孩子關在家里,讓電視機、玩具、游戲機與其為伴,不讓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觸,擔心孩子會吃虧,會沾染壞習慣。時間長了,孩子就成了籠中鳥,成為一個不合群的孩子。
學校放假了,小偉在媽媽的安排下每天寫作業(yè),然后就在家里看電視看書。每天媽媽回家都會問小偉:“寶貝,今天出去玩了沒有?”小偉都會搖頭,時間長了,媽媽有些擔心這孩子是不是不太合群。
趁著自己休息的時候,媽媽帶著小偉下樓來到小區(qū)廣場,陽光很不錯,廣場上人也很多,其中有許多與小偉同齡的孩子。在荷花池里,有許多小魚兒游來游去,孩子們好興奮,他們趴在護欄上,仔細觀察著小魚兒,有調皮的孩子向池里扔進了一塊塊石頭,層層漣漪隨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蕩漾開去,這一切看起來很美。接著,孩子們又自發(fā)地做起了游戲,媽媽笑著看著他們,回頭卻發(fā)現小偉一個人獨自在那玩,無論媽媽怎么勸說,小偉都不和其他小朋友玩,還說:“媽媽,我對他們不熟悉。”媽媽一驚,看來以前少帶小偉出來玩了,這些同住在小區(qū)里的孩子見得太少了。
雖然,孩子不合群算不上是什么病,但卻影響他們去適應新環(huán)境、學習新知識,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也很難與人相處,難以適應社會。而那些合群的孩子在語言表達、人際交往方面都會明顯優(yōu)于不合群的孩子。所以,父母應該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讓孩子做一個合群的孩子,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面對不合群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孩子不合群主要是來自性格方面的原因,這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之間和睦相處,表露對孩子的關心,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父母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與他人平等相處。在整個家庭中,不要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圍著孩子轉,當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不要隨意訓斥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中長大。
2.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孩子與別人一起合作完成,或者與父母一起完成,這樣就增加了他與別人交際的機會,讓孩子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進而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和力量。
3.讓孩子學會交朋友
那些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朋友,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時候,父母需要引導孩子如何結交朋友、如何對待朋友。有的孩子喜歡搗亂,經常惹是生非,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要告訴他:“你再這樣下去,就沒有小朋友會跟你一起玩的,老師也不會喜歡你的。”這樣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使孩子逐漸融入集體之中。
4.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同齡孩子的群體之中。孩子在與同齡人的相處過程中,他們會彼此教會怎么玩游戲,怎么相處。而在家里,父母可能會處處讓著孩子,可是在群體活動中,就需要平等地相處,這樣也有利于幫助孩子克服一些缺點。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在集體活動中被別的小朋友欺負,要求孩子自己,不要與其他小朋友來往,這樣做表面上似乎是關心孩子,實際上卻讓孩子失去了鍛煉的機會。
心理啟示
父母要抽出時間來親近孩子,每天都花一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交談。周末休息的時候,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去公園或親戚家走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孩子覺得害怕,父母可以陪著孩子們一起做游戲,等他們之間熟悉之后就可以自己玩耍。玩耍之后,父母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贊揚,讓孩子在玩耍中感受到小朋友之間的友誼。
上一篇:如果不學習,還能奢望人生怎么樣
下一篇:學會獨立,擺脫依賴心理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