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澆楚地
戰國時期,梁、楚兩國相鄰。梁國邊境縣的縣令一職由梁國的大夫宋就擔任。
梁、楚兩國都設有邊亭。兩國邊亭的人員各自種了一塊瓜田。梁亭百姓十分勤勞,肯于吃苦,多次給瓜田澆水灌溉,他們種的瓜長勢很好。而楚亭人員比較懶惰,給瓜田澆水灌溉的次數少,他們種的瓜長勢不好。
楚亭人員看到梁亭的瓜田長得綠油油的,比自己的瓜田長勢好,十分妒忌,就在夜間偷偷去扒亂梁亭的瓜秧,使梁亭的瓜秧有的枯干而死。
不久,梁亭的人員發覺了這件事,就向縣尉請求:允許他們也偷偷到楚亭的瓜田,扒亂楚亭的瓜秧,進行報復。
因為這件事可能造成兩國邊境事端,事態嚴重,縣尉沒敢擅自做主,便去請示縣令宋就。
宋就知道了以后,說:“唉!這是什么話!這是結怨招禍的辦法,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讓我教給你處理這件事的辦法,你必須每天夜晚派人前去,偷偷地給楚亭澆灌瓜田,還要讓他們不知道。”
縣尉聽了,感到很為難,但是這是縣令的意思,他不敢違抗,只好把縣令的話轉告給了老百姓。百姓們更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但既然這是縣令的命令,他們不敢不照縣令的意思去做。
于是,梁亭人員就在每天夜里前去,偷偷地澆灌楚亭的瓜田。楚亭百姓早晨到瓜田一看,發現已經澆灌過了。就這樣,在梁亭人員的幫助下,楚亭的瓜田長勢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楚亭人員感到奇怪,便暗中察訪,知道原來是梁亭人員干的。
楚國的邊亭人員大受震撼,便把這件事向楚國的邊境縣令報告了,縣令聽到后很高興,就把這件事報告給楚國朝廷。
楚王聽到這件事,感到很慚愧,知道自己的百姓糊涂,做了錯事,就對官吏說:“我們的邊亭人員除了扒亂人家的瓜秧,能沒有其他罪過嗎?”楚王的言外之意是要求官吏嚴格約束部下,檢查有沒有其他向對方挑釁的事件。
同時,楚王對梁國人能暗中忍讓感到非常高興,便派人帶著豐厚的禮品向梁國邊亭人員道歉,并請求與梁王交往。楚王時常稱贊梁王最講究信義。楚國與梁國關系融洽,是從宋就妥善處理邊亭瓜田事件開始的。
【畫龍點睛】
傷害了別人也往往傷害了自己,而幫助了別人往往也幫助了自己。
上一篇:《校園的壞鄰居》青少年如何學會溝通
下一篇:《樵夫與母熊》青少年如何學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