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囊相贈
那是一個除卻精神,物質極度困乏的年代,一位老師要到學生家去補夜課,一天的勞頓和挺長的路程走得他氣喘吁吁,疲憊不堪,特別是饑餓的咕嚕聲,搜腸刮肚、不能遏止地鳴叫著。要知道,他已經兩天滴米未進了。
那個學生家也是一貧如洗,干巴巴的碗盆說明他們家同樣揭不開鍋。學生的母親窘迫地在堂屋踱步,不知道拿什么招待老師才好。那位老師說不用了,喝口水就開講吧。她突然一拍腦門說:“我真糊涂。”就連忙踩著炕沿兒,鉤下一只籃筐。翻了半晌,舉出一只拇指粗的小玻璃瓶,再搖搖、敲敲,把里面的一點粉末沖進水杯,興奮地捧給老師。
那是一杯甜甜的糖精水。
然而,那位老師只舔了一小口就再也喝不下。幾個孩子的眼睛閃著貪婪的目光,嘴里涎著口水盯著老師看,那老師怎能坦然地享受那杯糖精水?但那一小口糖精水一直甜到他的心底,憑著它的甜蜜,他走完了另外幾處需要補課的學生家。
許多年后,那位老師對那杯糖精水仍懷以特殊的感情。當時他的那點學問,是他精神上唯一可貢獻的最后食糧;而那點糖精,也可以說是那個學生家僅剩的食物。他們都傾囊而出,為了答謝對方的恩德。
【畫龍點睛】
常言道: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同理,打動人心的不一定是什么萬兩黃金珍貴厚禮,而是那份真誠的心、真摯的情。
上一篇:《值同樣的價錢》青少年如何學會溝通
下一篇:《傾訴的悲劇》青少年如何學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