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出身農民家庭。少年時,他愛讀《春秋左傳》和《孫子兵法》。他曾經拜名師學習弓箭和槍法,由于虛心求教,勤學苦練,練得一身好武藝,不滿20歲,就能拉開300斤的硬弓了。
當時,正值國家多災多難,金兵滅了遼國,一直打到宋朝的京城汴梁,到處燒殺搶掠,連皇帝、太上皇及大臣等3000多人也被俘虜了。
國難當頭,為了保家衛國,岳飛毅然應募,參加了抗金的隊伍。臨行前,岳飛的母親在他背上用鋼針刺了“精忠報國”4個大字,對他說:“不要掛念家里,希望你永遠為國效忠,誓殺金賊!”母親的希望,岳飛牢記心中。
從軍后的岳飛英勇善戰,立了許多戰功。南宋政權建立后,岳飛以下級軍官身份,上書反對宋高宗南遷,要求北伐。不料觸怒了主和派,他們以“越職言事”的罪名,革掉了他的軍職。
“欲將心事付瑤箏。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一腔愛國熱情,換來的只是無情打擊!但是,岳飛毫不氣餒。他所記掛的不是個人的進退榮辱,而是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存亡。他相繼投奔在張所、宗澤手下,帶領隊伍轉戰黃河南北,深入到太行山下,屢建戰功。
懦弱無能的南宋小朝廷,堅持妥協投降的政策,金兵則乘機南進,跨過黃河,打到了江南。時局的混亂,使岳飛的軍隊和朝廷失去聯系,成為孤軍。岳飛不畏艱險,主動出擊,在廣德六戰六勝,打的金兵聞風喪膽。
在常州四戰四捷,金兵死傷慘重并相繼收復了建康和襄陽六郡,使“岳家軍”聲威大震。趙構特賜岳飛一面軍旗,上面繡著四個赫赫大字“精忠岳飛”。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飛念念不忘抗金收復失地的大業。1140年,岳飛率軍揮師北上,岳家軍以銳不可當之勢,連克數城,“精忠岳飛”的戰旗所向披靡。
7月,岳飛親自率領一支輕騎進駐郾城。金將兀術則糾集了1.5萬名精兵進逼郾城,并拿出了他的王牌軍——鐵浮圖、拐子馬,企圖一下子吃掉“岳家軍”。
岳飛觀察了形勢后,先命令兒子岳云帶領一支騎兵闖入敵陣,沖亂了敵人的陣腳,然后派步兵和騎兵一齊出擊。步兵手拿麻扎刀,低著頭,專砍敵軍的馬腿。騎兵專門對付馬上的金兵。
他們先用長槍挑去金兵的頭盔,再用大斧砍掉金兵的腦袋。馬上馬下緊密配合,把金兵打得人仰馬翻。這就是有名的郾城大捷。
之后,岳飛乘勝追擊,在朱仙鎮,把金兀術的十萬大軍打的作鳥獸散,狼狽逃竄。金兀術感嘆地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喜人的抗金形勢,使人民歡欣鼓舞,岳飛也非常興奮“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夙愿,就可以實現了,他充滿信心地對部將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可是,正在這時,朝廷在一天內連下12道金牌,要岳飛“立即退兵”。原來,高宗和秦檜害怕岳飛繼續前進,會阻礙他們的投降計劃,也害怕勝利后更加強大的“岳家軍”會威脅他們的統治。
因此,就在岳飛取得勝利的時候,他們先通知其他各路宋軍停止前進,又以“孤軍不可久留”為借口,下令岳飛退兵。望著抗金義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中原沃土,岳飛淚流滿面,他憤憤地說:“十年之功,廢于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
秦檜為了投降賣國,竟誣陷岳飛造反,把他和他的兒子岳云,部下張憲逮捕入獄。1142年,宋高宗和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殺害了岳飛,年僅39歲。
岳飛雖然被奸臣害死,但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并沒有死,岳飛的名字已深深刻在世代中國人民的心中,而秦檜等人,卻被鑄成鐵塑像反剪雙手,長跪于英雄的墓前,千秋萬世受到人們的唾罵。這正表達了我們民族鮮明的忠奸是非觀念和愛憎之情。正如精忠園園門兩側的對聯所寫“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不辜鑄佞臣”。
上一篇:小老鼠立志
下一篇:張居正治吏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