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嚴復
《嚴復》:嚴復(1854—1921),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翻譯家。初名體乾,改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幾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同治五年(1866年)冬,考入福州船學堂學習海軍。1877年被派送英國學習海軍,研讀了達爾文、亞當·斯密、盧梭、孟德斯鳩、邊沁、赫胥黎等人的著作。1879年畢業回國,任福州船政學堂教習,次年調任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中日甲午戰爭后,發表《論世變之函》、《原強》、《救亡決論》等論文,反對保守,提倡新學,并著手翻譯赫胥黎的《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等。所譯《天演論》宣傳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思想,喚起國人救亡圖存,在中國思想界影響很大。在天津翻譯《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社會通詮》、《名學淺說》等書,系統地介紹了西方文化,并首次提出“信、達、雅”的翻譯原則。譯著有《侯官嚴氏叢刻》、《嚴譯名著叢刊》。
“皇道山人”印
嚴復是中國近代著名學者和啟蒙思想家,被譽為“尋找救國救民真理的先進中國人”。他的一生,跨越了從太平天國革命到中國共產黨成立近70年的時間,親歷了自洋務運動到“五四”運動間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其生平著述,可以說是大半部近代中國歷史的一個縮影。
嚴復譯著哲學、科學典籍,對學術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幾乎人所共知,至于嚴復能治印,恐世間無有知之者。這方“皇道山人”印,大概是現今已知嚴復的唯一一方印作了。此印乃嚴復為摯友呂增祥所刻,今僅留之于呂增祥題張季直殿撰應試文署款之下。“偶一治印,世無知者。”據嚴復的侄孫嚴群先生講:“呂公為公長子伯玉之岳父,又以文相知,故能得此印。伯玉比家父小一歲,故應為中年后所刻。世間知公能印者,僅吾一人;所存遺跡,亦僅此一印矣。”
嚴復像
“皇道山人”印及邊款(呂增祥刊)
上一篇:閑章趣談·丁敬
下一篇:閑章趣談·豐子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