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的高度
那是在美國有個女孩,一雙眼睛意外受了重傷,她只有從左眼角的小縫隙才能看到東西;即使要看書,也必須把書拿近,并提緊眼睛的肌肉,使眼球盡量靠近左邊。
上學讀書時,因為只能把大鉛字的書拿近自己的眼睛,睫毛因此常常碰到書本。
小時候,她喜歡和附近的孩子玩跳房子,但是卻看不見記號,直到把自己游玩的每一個角落都清楚地記清為止。這樣,即使賽跑她也沒有輸過。
正是憑著這股韌勁,后來她得到了明尼蘇達大學的文學學士及哥倫比亞大學的文學碩士兩個學位。
她曾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叫捷因巴雷的荒村教過書,后來又成為奧加斯達·卡雷基的新聞學和文學教授。
在這13年間,她除了教書外,還在婦女俱樂部演講關于各種書籍及對作者的述評,并客串電臺談話節目。更為重要的是,她的自傳體小說《我想看》轟動一時,成為暢銷的名著。
她就是過了50年如同盲人的日子的波基爾多·連爾教授。
“在我心里不斷地潛伏著是否會變成全盲的恐懼,但我以一種樂于面對的高度去面對我的人生。”連爾這樣寫道。
終于,在她52歲時,經過現代醫術的診療,使她獲得了40倍于以前的視力,在她面前展開了一個更為絢爛的世界。
法國的話劇演員波爾赫德,曾風靡四大洲的戲劇舞臺達50多年。
當她71歲在巴黎時,她突然破產。更糟糕的是,她在乘船橫渡大西洋時,不小心摔了一跌,腿部嚴重受傷,引起了靜脈炎,必須把腿部切除。
醫生不敢把這個決定告訴她,怕她忍受不了這個打擊。可是,波爾赫德注視著醫生,平靜地說:“既然沒有別的辦法,就這么辦吧。”
手術那天,她在輪椅上高聲朗誦戲里的一段臺詞。有人問她是否在安慰自己。她回答:“不,我是在安慰醫生和護士,他們太辛苦了。”
后來,波爾赫德繼續在世界各地演出,又重新在舞臺上工作了7年。
樂觀是精神支柱。樂觀的高度拓展生命的空間,提高生命的張力,增強生活的彈性。人一旦擁有她,在逆境中照樣無所畏懼,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去書寫人生精彩的篇章、演繹動人心魄的話劇。
上一篇:兩個商人是故事
下一篇:習慣是一粒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