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漁行童工到乒乓冠軍
容國團生于廣東省中山縣,從小長在香港。他在1959年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獲得男子單打世界冠軍,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
容國團自小生活在香港的貧民區稍箕灣,過著窮孩子的生活。世上哪一個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更何況容國團又是獨苗苗?家里苦撐苦挨,支持容國團上學。
可是,上到第七年時,父母親就再也供不起學費了。13歲的容國團在最需要長身體、長知識的金色年華失學了,一頭鉆進了充滿辛酸和血腥的魚行,起早摸黑地重復著搬魚撿魚、跑腿打雜的重體力勞動。
屋漏偏逢連陰雨,超強度、超負荷的勞動,又臟又黑又惡劣的環境,使未成年的容國團又和他父母一樣,染上了可怕的肺結核。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志氣大。”容國團不甘困苦,不甘自弱,他頑強地在苦海中游戈,在苦海中前進。容國團從小喜歡乒乓球,在學校念書時,就對小小銀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了漁行童工后,無論多忙多累,一有機會,他就像小鳥出籠一樣,到父親所屬的工聯會俱樂部的“康樂館”去打乒乓球。
在“康樂館”,容國團完全換了一個樣,他跳,他蹦,他喊,他笑,他認認真真地練球,他認認真真地打球,仿佛要用打球打去世間的不平,要用打球打出自己人生的快樂……
容國團是個打乒乓球的天才,由不會到會,由輸到贏,由小勝到大勝,由大勝到全勝,他很快在“康樂館”顯露了自己的乒乓球才能,成了“康樂館”里的冠軍。同時,容國團在“康樂館”里得到了工人叔叔的愛國主義教育,播下了熱愛祖國的種子。
1954年10月1日,香港工聯會組織了一次慶祝國慶乒乓球表演賽,容國團興高采烈地參加了。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次比賽會給他帶來麻煩,漁行老板勃然大怒,大發雷霆,非要容國團寫“悔過書”。
倔強的容國團理直氣壯地拒絕了!他憤慨地回答老板:愛國何罪?腦袋掉了也不寫。當時,不寫“悔過書”就意味著丟掉飯碗。深知兒子心愿的父親非常理解兒子,親自陪著兒子從漁行里取回了行李。工聯會十分同情容國團的處境,先在一家零售店給他找了個記賬員的工作,后來又特地安排他到“康樂館”工作,每天晚上陪會員打球。天無絕人之路,容國團終于大旱逢甘霖,開始了自己喜愛的乒乓球生涯。
“有志不在年高”。容國團的乒乓球技藝飛快進步,很快對香港的一流乒乓球選手形成了威脅,成為香港的“乒乓童星”。
但是,在香港這個金錢世界、權力世界里,窮孩子往往受到歧視,在香港組團參加亞洲乒乓球錦標賽時,團員名單中原本有容國團,可在上飛機前,出乎意外地被人換掉了!而有些需要人陪襯的“機會”卻又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那是1956年,日本乒乓球隊參加第23屆世界錦標賽后到香港訪問比賽,有人安排容國團和剛剛獲得世界男子單打冠軍的乒壇泰斗獲村伊智郎對陣。
面對這種安排,17歲的容國團泰然處之,他對替他擔心的父親說:“我是缸瓦,他是瓷器,我不怕他。”
初生牛犢不怕虎,容國團沉著應戰,遇強不慌,把握機遇,奮勇拼搏,竟以2比0的絕對優勢大勝世界冠軍,旋即轟動香港,轟動世界乒壇。
1957年,容國團又代表工聯會參加全港比賽,他一鼓作氣,一勝再勝,連奪團體冠軍、雙打冠軍和男子單打三項冠軍,一躍而成香港體壇明星。
從漁行童工到乒乓球冠軍,容國團在香港成功了!這是一種艱難的崛起,但容國團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拼搏精神取得了成功。
由于漁行老板的反對使容國團更加堅定了繼續打球的決心,最后終于獲得了驚人的成功。正如那句名言:“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上一篇:樂觀堅強的父親
下一篇:傳奇巨人薩博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