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摸魚·行詐移書,真取城武
蓼堤之敗并未使檀讓一蹶不振。他收集余眾,屯聚城武,與永昌守將高士儒互為呼應(yīng),而雙方總兵力仍有數(shù)萬,足夠再打一次大仗。于仲文知道機會可一不可再,蓼堤之戰(zhàn)主要原因是檀讓驕傲輕敵才導致了兵員多寡與最終勝負完全相反的結(jié)果,但檀讓有了血的教訓,想再占他上次那樣的便宜已不可能。審時度勢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他揮兵追到城武附近即暫停推進,然后坐下來沉思,看用哪種方法再賺檀讓一次。他突然想到,戰(zhàn)場上詭詐權(quán)變司空見慣,讓敵人看到的一般都是假象,真實意圖往往都隱藏在煙幕后面,敵人被假象所吸引,因此落敗。這種方法在蓼堤用過一次,檀讓現(xiàn)在是驚弓之鳥,一定會加倍謹慎,類似的詭計對他已不起作用。兵法講究的是出其不意,用計更須如此,檀讓既然專注于假的方面,那么我方放出的任何消息他都不會相信,如果用一條真實消息去干擾他的視線,他反而會認為是假的,因此不加防備。于仲文馬上起草文書下達各州縣,稱大將軍于仲文即將兵臨城下,州縣務(wù)必多存糧食,以備堅守。一派叛軍首領(lǐng)口吻,總之裝得還真像那么回事。檀讓獲得這種文書,立即判斷這是出于仲文的偽造。這一判斷無疑是正確的,但他接著推出了下一個錯誤的判斷,認為于仲文既然放出這樣的謠言,那就適足以證明他在短時間內(nèi)到不了這里,他相信,這不過是于仲文玩的攻心戰(zhàn)術(shù)罷了。檀讓按照常理這么一推論,自然無意加強防范,據(jù)于仲文派出去的間諜證實,他在得到假文書以后竟殺牛擺酒,大享將士。對于仲文而言,檀讓此舉當然再好不過,因為他偷襲城武的成功率會更高,事實上,當他選派的精銳騎兵用一天的時間趕到目的地時,他們所看到的城武基本上確屬一座不設(shè)防的城池。于仲文又一次輕易得手。(《隋書·于仲文傳》)
上一篇:虛張聲勢·虞詡增灶示強惑羌兵
下一篇:設(shè)謀惑敵·示敵以假·裴行儉計擒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