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施·郭元振一計挫吐蕃
萬歲通天元年(696),吐蕃派使者來唐朝請和。吐蕃大將論欽陵請求唐朝撤去駐在四鎮(即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闐、碎葉)的軍隊,分裂十姓之地。武則天以郭元振充使,偵察吐蕃的情況。郭元振回來以后,認為不能答應吐蕃的要求,他說:“欽陵因為四鎮接近吐蕃,害怕唐朝發兵進攻,因而請求解除四鎮駐兵,分裂十姓之地,這是吐蕃所需要的。然而,青海、吐渾接近我們的蘭州、鄯州,吐蕃成為漢人的憂患,就是因為他們占領這些地區,這也是我們想要的。因此,現在應該回答欽陵說:‘國家并不是舍不得四鎮,本來設置四鎮就是為了控制蕃國的要沖,分裂蕃國的力量,使他們不能夠聯合起來向東入侵。現在如果將它讓給吐蕃,吐蕃勢力強大容易東侵。如果吐蕃確實沒有東侵的意圖,那么就請歸還漢的吐渾諸部及青海故地,這樣,我們也馬上把俟斤部落歸還吐蕃!’這樣,既可以堵住欽陵的嘴巴,又不會斷絕和談。如果欽陵稍有違背,責任就在他身上了。況且四鎮長久歸附,其對國家的依附之心,豈能與吐蕃同日而語?現在如果不弄清利害情實而將其分裂,恐怕會傷害諸國的心,這不是長久之計。”武則天采納了他的意見,拒絕了吐蕃的要求。郭元振又獻計說:“吐蕃士兵討厭戍邊已經很久了,都愿意和解。只因欽陵想分裂四鎮,統兵專制,因此沒有歸附。陛下如果真能發和親使,而欽陵老是不答應和解的話,那么他的部下必然產生怨恨,即使想大舉入侵,也不能夠,這就慢慢地離間吐蕃舊部。”武則天又采納了他的計謀。后來,吐蕃果然君臣互相猜忌,贊普誅殺欽陵,他的弟弟贊婆投降。吐蕃元氣大傷。(《舊唐書·郭元振傳》)
上一篇:兵貴神速·邢巒兵疾.早生早死
下一篇:引蛇出洞·鐵鉉謀殺燕王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