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察勢·張公謹勸唐太宗擊突厥
貞觀初年,突厥頡利可汗頻繁入侵。唐太宗命李靖、張公謹率兵經略突厥。張公謹對唐太宗說:“突厥頡利可汗荒淫無度,誅殺忠良,親近小人,君主昏淫于上,這是我們能夠打敗突厥的第一個原因。臣服于突厥的部落如同羅、仆骨、回紇、薛延陀等,都自立君長,圖謀反叛,百姓叛離于下,這是我們能夠取勝的第二個原因。突利可汗被懷疑,自率輕騎逃跑,拓設率兵前往討伐,結果在欲谷大敗,匹馬不歸。突厥兵挫將敗,這是我們能夠取勝的第三個原因。此時北方正逢霜旱,突厥糧草缺乏,我們占盡天時,這是我們能夠取勝的第四個原因。頡利疏遠突厥內部各部落,而與諸胡人部落親近,胡人反復無常,如果我們大軍臨近,其內部必然發生兵變,這是我們能夠取勝的第五個原因。在北方還有很多漢人,鄰近的漢人互相屯聚,占據高山險要之地,王師出戰,一定會響應我們,里應外合,這是我們能夠取勝的第六個原因。”經他這樣一分析,更加堅定了唐太宗出兵進攻突厥的決心。唐朝出兵以后,果然迅速攻占定襄(今山西定襄縣),大敗突厥。張公謹也因功進封為鄒國公。(《新唐書·張公謹傳》)
上一篇:里應外合·引敵入城,于琳之害主
下一篇:扮豬吃虎·徐學功喬裝誘敗白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