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機察勢·范蠡致富
范蠡本是楚人,后來到越國,在越王勾踐手下做了大夫。他與大夫文種等一起,為勾踐出謀劃策,昭雪了勾踐被吳王夫差大敗于會稽的恥辱,一舉滅掉了吳國。勾踐拜他為上將軍。但范蠡深知“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怕自己落得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結局,所以,寫書辭謝勾踐,悄悄離開了越國,乘小船漫游江湖。他到齊國的時候改名做鴟夷子皮。后來到了宋國的陶邑,又改名姓朱。他認為陶邑地處天下之中,四通八達,是個經商致富的好地方。于是,他就在這里治產業(yè)儲存貨物,看準時機買進賣出,適時把握住行情,以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潤。他認為一個善于做買賣的人,不要老是將眼睛盯著人,而關鍵是把握住時機。在他的經營下,十九年之中先后有三次把家產積累到了千金之多。他又因經商致富而聞了名,人們稱他為“陶朱公”。后來,他的兒子們繼承了他的事業(yè),家產發(fā)展到了以億計。(《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史記·貨殖列傳》)
上一篇:破釜沉舟·耿純真定殺劉揚
下一篇:棋走險著·荀彧只身退郭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