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戰役(1948年10月9~15日)
錦州戰役是1948年10月在遼沈戰役第一階段中,東北野戰軍對駐守錦州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役。
錦州是北寧線上的樞紐,是通往關內的咽喉,其得失關系整個東北國民黨軍的命運。
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治委員羅榮桓在錦州前線牛屯指揮所確定了以主要兵力由北向南、南北對進、多路而有重點的突擊部署。東北野戰軍以第2、第3縱隊和第6縱隊17師,炮兵縱隊炮1團、迫擊炮團、戰車團坦克營、高炮團2個連組成北突擊集團,由北向南實施主要突擊。以第7、第9縱隊、炮兵縱隊炮2團、高炮團1個連組成南突擊集團,由南向北實施輔助突擊。以第8縱隊和第1縱隊炮兵團組成東突擊集團,由東向西突擊。以第1縱隊位于高橋地區,作為攻城和阻擊錦西(今遼寧葫蘆島)方面援敵的總預備隊。
10月9日,錦州外圍作戰開始,至13日,錦州外圍據點全部被肅清,國民黨軍守軍一部被殲,大部撤入城內。14日10時,第2、第3縱隊發起總攻,隨之各方向突擊集團開始分路突進。至15日拂曉,第2、第3、第9縱隊和第6縱隊17師分別殲滅國民黨軍守軍第93軍軍部、第6兵團團部及其直屬隊和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迫使國民黨軍殘余部隊退據錦州老城。第2、第7縱隊隨即突入老城內,激戰至18時,老城國民黨守軍被殲滅,錦州全部解放。
錦州攻堅戰,共殲滅國民黨軍10余萬人,東北野戰軍傷亡2.4萬人。此役結束后,國民黨軍在東北的防御體系完全被打亂,對取得遼沈戰役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錦州攻殲戰(景觀畫局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在錦州戰役前線指揮作戰
東北野戰軍強大的炮兵群向錦州國民黨軍守軍進行炮擊
東北野戰軍由北寧線南下作戰
上一篇:《金遼戰爭一(1114至115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靖難之役(199~140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