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型慮謀訓練
謀略主體自我修煉的一種重要文獻。又稱卡片法,卡片排列式創造方法的一種類型。由日本人文學家川喜田二郎于1954年在整理喜馬拉雅山探險資料時,想出的這種利用卡片的方法。后來他進一步對利用卡片整理資料的方法作了改進,于1964年完成“卡片法”這一技術,向社會公開介紹。其操作方法是:第一步,準備卡片。把基本材料的要素記在卡片上。記錄卡片要盡量寫得具體明白易懂,20—30個字為宜。第二步,分組??ㄆ龊煤?一般為50—100張),全部攤放在臺子上,凝神注視。反復讀這些卡片時,會發現有的很相似,便把這樣卡片歸為一類。接著把分組過的卡片群再檢看一遍,上邊加一張標記卡。這就是這一組卡片的代表。把這組卡片的要點簡潔地寫出來。最好作為一件新設想,以創造概念的心情去寫這張標記卡。字數似以20—30字為宜。為和別的卡片區別這種標記卡用紅筆寫,這稱為小標記卡。把標記卡擺在每組的上面,各組分別扎成小束,用別針夾牢。接著把各小標記和各單張卡片一起在臺子上攤開,象前面那樣尋找彼此接近的卡片集中在一起,加上新標記卡。這稱為中標記卡,用藍墨水寫。這樣由小分組到中分組、再到大分組,一直搞到卡版束只有十束左右為止。第三步圖解。把分成組的卡片群擺在大白紙上,每一分組畫個大圓圈,將標記卡上的文字寫在圈內,制成關系圖。第四步,文字化。仔細觀察圖解,以小組為單位,由一個島到另一個島一路讀下去,讀時要仔細吟味其成果。如發覺有應補充之可補寫進去。接著通觀全體,考慮對這些資料群應從何處入手,應如何使之文字化。然后按預定順序抓住要點,把附加的啟發活用,作成流暢的文字。若不用文字,可用語言說明,也可以圖解為基礎進行討論。
上一篇:1999:不戰而勝
下一篇:NM—T型慮謀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