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滅高昌之戰(640年)
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唐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吏部尚書侯君集率兵擊滅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東南)的作戰。
高昌王麴文泰早在貞觀四年(630年)就曾親自到長安覲見唐太宗,貢獻方物。后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國通過其境向唐納貢,唐太宗決心除掉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國交通要道上的這個障礙。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召麴文泰入朝,麴稱疾不至。十二月初四,唐太宗詔令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左屯衛大將軍薛萬均為副總管,率步騎數萬及突厥契苾何力之眾征討高昌。麴文泰以為唐離高昌太遠,沙磧面積又大,地無水草,氣候異常,唐朝不會以大兵相加。但唐軍在熟悉當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領下抵達磧口時,麴文泰憂懼而死,其子麴智盛繼位。十四年八月,唐軍攻下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魯克沁),俘男女7,000余人。侯君集命中郎將辛獠兒為前鋒,直趨高昌城。麴智盛率軍迎戰,被擊敗后退保高昌城。侯君集命將士填塹攻城,又造高5丈的巢車俯瞰城內,對城內動靜了如指掌。奉命前來救援高昌的西突厥軍畏懼唐軍威勢,在可汗浮圖城(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轉向西走。麴智盛見大勢已去,被迫于初八出城投降。侯君集繼續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縣、22城,得戶8,046,人口1.77萬,馬4,300匹,占地東西400千米,南北250千米。其后,唐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圖城置庭州加強管理。二十一日,又置安西都護府于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北雅爾湖村附近),留兵鎮守。
此役,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國的通道,促進了和西方諸國的聯系,同時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
高昌故城
上一篇:《唐末農民起義(859~884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太原會戰(197年10~11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