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佳縣·白云山廟》陜西名勝簡介
在佳縣城南5公里白云山上。白云山廟,據《葭州志》記載,山上峰頂常有白云繚繞,因名為白云山。廟依山而建,故名曰白云山廟。
白云山廟共有道觀、佛殿廟宇38座,占地280余畝,建筑面積81000平方米,據《佳縣志》及廟內碑石記載,此廟創建于明神宗朱翊鈞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神宗皇帝御書“白云勝景”匾額一面,賜給《藏經》1部5000卷,并隨頒圣旨一道,因之有白云勝景之稱,為關西名勝之地。
山下有“名山勝景”石牌坊1座,石牌坊建于清仁宗颙琰嘉慶(1796—1820年)年間,過牌坊有石磴道618級,陡立懸空,甚為奇險,正如廟宇對聯所云:上上下下,腳踏實地;左左右右,頭頂青天。磴道盡處,建木牌樓1座,高12米,樓頂層上有大小獸頭26只,有8處挑角均系風鈴。過此牌樓,入山門即五龍宮,有正殿、偏殿、觀音樓等,其北為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道路險狹,有石磴道160級,兩邊有石欄,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4祠分列上下。北上即為白云山廟主建筑真武殿,殿宇崇高,重檐挑角,9脊10獸,琉璃瓦頂,前施大卷棚,其輝煌宏偉,為該廟之冠。殿前左右有鐘樓和鼓樓。鐘聲聞于黃河兩岸秦晉之邊民,故有“白云晨鐘”,列為佳縣八景之一。廟中有戲樓1座,每年農歷四月初一到初八為廟會,屆時戲樓唱戲,臺高敞亮,視聽良好。
真武殿周圍,遠近尚有瑞芝閣、超然閣、藏經閣、文昌閣、玉帝閣、東岳廟、關帝廟、靈官廟、二斗祠、圣母祠、三清殿、三官殿、白云洞、真人洞等。遠遠望去,星羅棋布,高低相屬,白云縹緲,松柏參天。
此外,白云山廟尚有歷代碑石108通,壁畫1590幅,其他文物還有明萬歷鐘(重1萬余斤)一口,清順治鐘(重700余斤)一口,鐵、石、磚質獅子7對,匾50余塊,石窯317孔。
白云山廟,清世宗胤禛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并擴建之,成為陜西、山西、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南等省蒙、漢各族人民朝山、參觀、游覽、貿易、物資交流的重要場所。1947年毛主席轉戰陜北時,曾兩次光臨此廟,并作了保護文物古跡的重要指示。
白云山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商洛·商南縣·生龍寨》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延安·富縣·石泓寺》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