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沁陽天寧寺三圣塔
天寧寺三圣塔位于沁陽市城區東南部天寧寺舊址上。天寧寺始建于隋,時稱長壽寺,唐代改名大云寺,金大定年間更名天寧寺,并修塔。天寧寺今已廢棄,現僅存天寧寺三圣塔和大云寺皇帝圣祚之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寧寺三圣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1171),總高32.76m,平面呈方形,疊澀密檐式十三層磚塔,由基座、塔身及塔剎三部分組成,整個塔身輪廓造型美觀。塔內各層皆不設樓梯,而是利用磚砌的豎井道作為上下層連接的通道,為全國少見。
塔基為方形,高6.50m,南面辟一券門,入口有“塔始建于唐,重修于金”等題記。內部為隨塔身環轉的走道。塔中央再辟方室一間,直達上部。入口向北直至基座塔心室。
塔身由須彌座臺基承托。第一層沒有塔心室,由圍繞塔心環轉的回道分為內外兩部分,設在外環體壁上的四條風道可供游人憑覽塔外風光。向南、東、西各有一平行洞道,可逐層登臨頂部第十三層。各層高度由下而上逐層遞減,寬度也逐級收斂,整體外輪廓呈拋物線形。
塔剎制作較別致,由下至上依次為十三天式相輪、寶瓶、寶珠,寶珠與寶瓶皆為生鐵鑄造,分塊箍合。
塔內保存有金代建筑題記和一佛二菩薩石刻造像,塔外有大云寺皇帝圣祚之碑和碣石,十分珍貴。
天寧寺三圣塔把回廊走道、豎井道、涵洞、壁龕、塔心室、拱券和攢尖藻井等各種建筑結構和建筑工藝巧妙結合于一座建筑并有機地融為一體,是金代建筑的杰作。
全景(曹國正提供)
塔身局部(文宣提供)
上一篇:紀念建筑·湯陰羑里城
下一篇:伊斯蘭教建筑·沁陽清真北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