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華山之旅·華山·名人與華山
華山自古為清幽之境,旅游勝地,不少人在此卜居安宅,修身養性,游覽者更是不可勝數。華山為五岳之一的西岳,在我國名山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古代帝王有登山封禪的傳統,據《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虞舜都曾到華山游巡。西岳廟內過去還有皇帝的寢宮,供皇帝封禪拜神時歇息之用。許多文人名士也以游覽華山為榮。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李白、杜甫、韓愈等都曾游覽華山并留有詩文。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遍游華山諸峰,寫下《游太華山日記》。明、清時期,山路不斷開拓后,游人漸增,詠華山詩文更是洋洋大觀。
吹簫引鳳玉女峰
玉女峰是華山五峰中的中峰,傳說秦穆公女兒弄玉與簫史曾隱居于此,故名。他們可算是傳說中最早的卜居華山的隱士。秦穆公老來得女,對女兒弄玉百般寵愛。弄玉生得姿容無雙,天資聰穎,能用碧玉笙吹出百鳥的叫聲和各種美妙的曲調。到十五歲時,各國王子紛紛慕名前來求婚,但沒有一個弄玉中意的。一天晚上,弄玉吹奏了一曲“鳳求凰”后進入夢鄉,夢見一眉清目秀的少年美男子身跨彩鳳飄然而至,手持玉簫,自稱叫簫史,居于華山明星崖,因有夙緣,應曲而來。說畢又乘鳳飄然而去。秦穆公便派人以夢中形象去華山尋訪,找到簫史。簫史來到宮中,弄玉見他果如夢中所見,遂與簫史結為百年之好。在宮中過了數月,簫史懷念華山幽靜的生活,二人決定同去華山。于是簫史拿出玉簫對空品奏一曲,從空中飛來赤龍彩鳳,簫史乘龍,弄玉跨鳳,飛向華山。后來,不知過了多少年,他們就飛升成仙了。此后,人們便把中峰叫“玉女峰”。玉女峰上許多名勝,如玉女祠、玉女洗頭盆、品簫臺及玉女石馬等均因此而得名。
蒼龍嶺韓愈投書
蒼龍嶺在華山腰,古稱搦嶺或夾嶺。從北峰望此嶺,體青背黑,如蒼龍騰空,故稱蒼龍嶺。這里山坡陡削,坡度達45度,兩面都是懸崖,山道僅寬二尺有余,極為險絕。蒼龍嶺是通往南、中、東、西諸峰的唯一通道。
傳說唐代文學家韓愈與友人于貞元十八年(802)曾壯膽登上華山絕頂,下山經過蒼龍嶺,突然心驚目眩,仿佛“腳腳踏墜魂”一般。他們害怕下不了山,便給家里寫了封遺書,投到崖下訣別,放聲大哭。在嶺盡處逸神巖刻有“韓愈投書處”五個字。后有一位百歲老人趙文備登山至此,放聲大笑,以譏韓愈膽怯。清人李柏曾就此賦詩道:“華之險,嶺為要;韓老哭,趙老笑。一哭一笑傳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獨立嶺上但長嘯。”
畢沅開鑿蒼龍嶺
蒼龍嶺的石階傳為清陜西巡撫畢沅所鑿。此前蒼龍嶺是一條時隱時現的異徑,人上得了山卻下不來。許多善男信女只能在三元洞前,膜拜一下“天外三峰”。
據說,有一次畢沅和隨從一起登華山,游遍三峰仙境后,下山時卻找不到路了。轉來轉去,在漢朝仙人衛叔卿的博臺上碰上了陳摶。陳摶深知畢沅醉心于名山勝景,蒼龍嶺的險道只有他才開得了,便說:“既是巡撫大人,何不開路下山。”畢沅即令隨員在蒼龍嶺上開起道來。可是白天開鑿了一天,到第二天仍恢復到原樣,一連幾天都是如此。畢沅就讓大家白天黑夜不停地開鑿,幾晝夜后,終于開出一條石級似的路。奇怪的是,新開出的石窩內都是血水。回到長安后,他才聽說開路的那幾天里,長安城里一直下血雨。原來蒼龍嶺是一條活龍,被他們鑿死了。據說,此后華山斷了“龍脈”,鐘靈的仙氣也被放走。過去華山每三年必出一仙,此后每六十年才出一仙。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南寧之旅·合浦·合浦珠還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黃山之旅·黃山·名僧名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