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揚州之旅·大明寺·鑒真東渡弘佛法
大明寺坐落在風景清雅的揚州西北郊蜀岡,始建于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故稱大明寺。隋文帝仁壽元年(601)曾在寺內建棲靈塔,又稱棲靈寺。清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南巡揚州,大概嫌“大明”兩字刺眼,改題法凈寺。現寺為清同治年間重建。大明寺東側有一鑒真紀念堂,已故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教授生前曾參與設計,其形制酷似當年鑒真和尚主持建造的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紀念堂正殿中央供奉著鑒真的干漆夾紵造像(仿制品),院內還有鑒真東渡弘法等史料陳列,它們展示了大明寺歷史上值得驕傲的一頁。
鑒真和尚(688—763),俗姓淳于,廣陵江都縣(今揚州市)人,十四歲隨父出家揚州大云寺,后游學于長安、洛陽、揚州等地,得名僧傳授,專研佛教律學,并具文學、藝術、醫學、建筑等多方面深湛素養。五十五歲時,為大明寺主持,時人稱“鑒真獨秀”,被尊奉為淮南一帶佛教首領。唐天寶元年(742),在中國留學的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從長安來揚州,在大明寺會見鑒真和尚及其弟子,懇切邀請鑒真和尚推薦律師渡海弘法,整頓戒律,光大佛教。鑒真為了傳法,不顧年事已高,毅然決定親自前往。經過一番準備,鑒真帶弟子和匠作多人于第二年啟程東渡,從此踏上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道路。他們五次東渡,五次失敗,因風濤、疾病等原因犧牲生命的有三十六人,鑒真也因年高勞累,雙目失明。待到天寶十二年(753)十二月二十日中午他們第六次東渡登陸日本秋妻屋浦時,鑒真已是六十六歲高齡的老人了。次年二月,他們來到日本國都奈良,受到盛大歡迎。鑒真在奈良東大寺建筑戒壇,傳授戒法,為日本佛教登壇受戒的開端。759年,在奈良設計建造唐招提寺,傳布律宗,成為日本律宗的創始人。763年五月初六,鑒真雙膝盤坐,面朝西方,圓寂于唐招提寺,終年七十六歲。為了紀念他,日本弟子為他模造了干漆夾紵造像,供奉在唐招提寺開山堂,今為日本政府和人民奉為國寶,每年只供人瞻仰三天。
在1963年,在鑒真逝世一千二百周年之際,郭沫若曾有詩贊:“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1980年春,鑒真大師像飛越重洋,“返里探親”,一星期瞻仰者達十七萬多人。
上一篇:蒙蒙巴蜀雨·川西之旅·黃龍寺·金沙碧水走黃龍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贛東之旅·麻姑山·長壽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