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寧波·山眉水眼古港口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東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彼瓮跤^這首《送鮑浩然之浙東》,道盡寧紹風光。
浙東重鎮(zhèn)寧波,簡稱甬,地處全國海岸線的中段。四千年前,夏少康時代,寧波已有建制,屬古揚州之域。春秋時為越國的一部分。秦始皇南巡,曾到寧波大蓬山駐蹕。相傳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入海求仙藥,即由此出發(fā)。寧波的海外航行與貿易也始于秦漢。當時,“邑中以其海中物產于山下貿易,因名鄮縣”。唐時,因境內有四明山而稱明州。明初,避國號“明”諱,改名寧波府,以府屬有定??h,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此名沿用至今。
《四明志》載:“古鄮縣乃取貿易之義,居民喜游販魚鹽?!睂幉ㄓ兄凭玫纳唐方洕膫鹘y(tǒng)。唐時,我國對外貿易興盛,明州與揚州、廣州一起成為對外貿易的三大港口,“萬里之舶,五方之賈”來此貿易,“海外雜國,賈船交至”,“雖非都會,乃海道輻輳之地,故南則閩廣,東則倭人,北則高句麗,商舶往來,物貨豐衍”。當時主要輸出的貿易品是青瓷。明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的兩派貴族為爭奪對華商貿的特權,在寧波港內發(fā)生爭斗,發(fā)展到洗劫寧波城,然后奪船而走。此事件震動了朝野,朝廷撤銷了寧波市舶司,禁止外船進港。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進一步實行閉關自守政策,實行“海禁”。鴉片戰(zhàn)爭后,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寧波被辟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改變了海外貿易的性質。
明清兩朝的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外貿易的發(fā)展,束縛了經濟的繁榮。同時,這一措施也敗壞了吳越故國的民風,造成了走私貿易的興起。但寧波民間的外貿并沒有被海禁政策所扼殺。這里逐漸出現了我國最早的一批近代工業(yè)。商業(yè)貿易、金融事業(yè)也在艱難中緩慢發(fā)展了起來。當時的江廈街一帶是商店、錢莊林立的繁榮街道,當地諺語稱:“走遍天下,不如寧波江廈。”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悟真寺·山環(huán)水繞古寺美
下一篇:朗朗齊魯月·膠東之旅·秦橋·山神驅石海神豎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