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八詠樓·沈約與八詠樓
“西流二水玻璃合,南去千峰紫翠圍”。八詠樓坐落在金華市城東南,婺江二源(義烏江、武義江)匯流其下。
八詠樓原名玄暢樓,南齊隆昌元年(494),沈約守東陽郡時建成。沈約是南朝著名的文學家、聲律學家,首創“四聲”之說,并曾與謝眺等人開創了“永明體”。此樓建成后,他曾寫了一篇《登玄暢樓》詩,云:“危峰帶北阜,高頂出南嶺。中有凌風榭,回望川之陰。”后又復詠長歌八篇,傳誦遐邇。后人遂將樓易名為“八詠樓”。元末以來曾迭經毀建,現存建筑系清代重建。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居住金華期間,經常登上八詠樓,遠眺山川景色,寫下不少題吟佳作,其《題八詠樓》云:《沈約與八詠樓》古詩句出處: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洲。
曾與八詠樓結緣的,還有三位豪杰。明嘉靖年間,戚繼光奉命到浙東抗倭。因舊軍不力,他來到金華八縣招募子弟兵。傳說他曾登臨八詠樓極目俯瞰,雙溪景色盡收眼底,因受啟發,在沿海造望樓以察敵情。明末兵部尚書朱大典率軍抗清,戰死在八詠樓上。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亦曾在此檢閱太平軍。
上一篇:浩浩燕趙歌·張家口之旅·媽媽山·漢蒙本是一母生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海南之旅·鰲山·海山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