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眷中州情·洛陽之旅·仰韶遺址·原始彩陶文化探奇
仰韶遺址在河南省西部澠池縣城北16里仰韶村南臺地上。豫西處于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之間的過渡地帶,丘陵起伏。黃河沿河南、山西兩省交界處穿行,給兩岸的農牧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從而極大地促進了這一帶古文明的發展。所以,原始文化遺址在這里星羅棋布。1921年,考古工作者在仰韶村南臺地發現了一處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原始村落遺址。據《中國名勝辭典》介紹,遺址三面環水,北靠大山,面積共30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達4米;出土文物有各種石器、骨器和陶器。其陶器中有一種彩陶,里外都磨得相當光滑,器表還施有彩繪圖案,十分精美。后來考古學家又在黃河流域的其他地區,陸續發現了同樣性質的村落遺址一千余處,像陜西西安半坡村、河南三門峽廟底溝、洛陽王灣等。根據考古學上的慣例,遂以最先發現這種彩陶文化的仰韶村命名這一系統的文化。從此,許多同一性質的此類遺址,均被稱為“仰韶文化”。1951年,考古學家們再次在此發掘,獲得了豐富的資料,確證了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的承襲關系,并確定仰韶村文化遺址距今約有五、六千年的歷史。
仰韶文化時期的人們以農業生產為主,漁獵生產為輔。當時的農業不發達,人們不知道施肥,經過一段時期后土地就不肥沃了,只得再遷移別處開辟新的耕地,建立新村落。因此,這一時期的村落遺址特別多。考古學家曾在豫西三門峽水庫地區發現了六十九處仰韶文化村落遺址。如此密集的村落遺址,當然不是同時建立起來的。但是,這眾多的文化遺址卻向我們揭示了五六千年前,豫西地區古代文明的發展情況。
上一篇:蒙蒙巴蜀雨·川西之旅·德格印經院·印經宗教寶庫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廈門之旅·南普陀·古剎素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