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劍門蜀道之旅·房湖·“直為房公百里湖”
廣漢北距成都47公里,為漢代古城,因雒水而名雒州,后改置廣漢郡。城內房公湖系唐玄宗時宰相房琯貶漢州刺史時所筑。房琯為官清正,勤政為民,共鑿兩湖,一在城外,名西湖;一在城內,為城湖。
西湖當時建有樓臺亭榭,植有竹樹花草,景致幽靜,為游覽佳境。杜甫、高適等詩人常來探望房琯,吟詩唱酬,遂名聞遐邇。《廣漢縣志》有記:“房公西湖,雖不及鏡湖之勝,然創自房公,而少陵諸公一觴一詠,亦即一時之勝也。”此后,這里一直是文人名士喜游之處。宋代文學家三蘇父子、愛國詩人陸游,都曾至此憑吊游賞,留下了不少詩篇佳作。蘇轍曾作詩云“酒壓郫筒不用沽,花傳五老出新圖;此行真勝成都尹,直為房公百里湖”。西湖后廢圯。
今日所謂“房湖”,實為古城湖,在城西南,原為房琯公余休息之所,經修葺,樹木蔥郁,樓閣亭臺點綴其間。湖旁有唐時遺物“房公石”。相傳房琯常坐石上小憩。后人念其功德,追刻銘文于石上。湖旁有宋代文廟。
城湖公園內有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圣諭碑,立于大順二年(1644),共二十字:“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暗自思量。”張獻忠失敗后,明將楊展在碑背后刻《萬人墳碑記》。清人入關后,將“圣諭碑”題刻改為“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一連七個殺字,故名“七殺碑”,今碑、文依然。
上一篇:蒙蒙巴蜀雨·成都之旅·百花潭·“百花潭水即滄浪”
下一篇: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郭沫若舊居·“綏山毓秀,沫水鐘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