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往知來,洞若觀火》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作為韜略家,善于由古知今,從彼知己,反往知來,識微知著,是必不可少的修養。這是一種聯系的、歷史的、動態的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的方法,誰掌握了這一方法,具備了這一基礎,誰就能在錯綜復雜的事物面前游刃自如,就能正確地處理問題,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散騎常侍王肅撰寫著作對諸經傳注疏解說以及議論制定朝廷的各種禮儀制度,改變鄭玄舊的說法,但王基卻堅持鄭玄舊說之義,常常與王肅爭論。他調任安平太守,后因政事而被免官。
大將軍曹爽請準朝廷讓他擔任從事中郎,又出任安豐太守。安豐郡與吳國接界,王基在此為政清廉嚴正威嚴寬惠,整備修治防務設施,敵人不敢來犯。加授為討寇將軍。
吳國曾大量調動軍隊集中到建業,造聲勢說準備進攻揚州,揚州刺史諸葛誕讓王基對情況進行預測籌劃。王基說:“從前孫權曾經兩次進攻合肥,一次攻打江夏,后來全瓊出兵攻廬江,朱然進犯襄陽,都毫無功效而撤軍。現在陸遜等人已死,孫權年紀又老,兒輩中沒有一個是賢明的可以繼承其位,朝中也找不到好的謀臣。孫權若親自率軍出征就擔憂內部矛盾突然激化,就像癰疽突然潰破不可收拾;派遣將領出征則原有大將已經死盡,而新任將領又不敢信任。這樣做不過是想修補內部缺漏,回頭保護自身罷了。”后來孫權終究未能出兵。
那時曹爽把持朝政,風氣教化日益衰壞,王基就撰寫了 《時要論》來批評世事。因為有病請求回鄉,后來從家里出任河南尹,尚未正式就職,曹爽被誅殺,王基曾經當過曹爽屬官,按慣例也被免職。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襄陽太守上表說吳賊鄧由等人打算來歸順王化,王基得到命令,應當乘此機會發動攻勢掃蕩江南。王基懷疑鄧由投降包藏陰謀,晝夜兼程上書陳述意見。并且說:“嘉平(公元249~253年)以來,多次發生內難,現在的急務,在于鎮服內亂安定國家,安撫百姓使之順服,而不宜興師動眾去追求國外之利。”
司馬昭回信說:“人們處理事務,大多委曲順從,很少能堅定地堅持自己的意見并和上司共同討論以求符合道理和實際。我確實感受到你的忠誠和愛護,每當看到你的規勸教示,就恭敬地依從你的意思。”后來鄧由等人到底沒來投降。
上一篇:《反彼知己》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反敗為勝:司馬師引咎自責》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