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婦人》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陜婦人》人物故事小傳
陜婦人,東晉時人。姓名不詳。居住在陜縣(今河南三門峽市),所以這樣稱呼她。因被誣陷殺害嬸婆而被處死。史書上說她含冤死后,有鳥群在她尸首上悲鳴,夏天尸首暴露10天也不腐壞,地方上一年不下雨。顯然這含有夸張,但從此可以看到著名元雜劇《竇娥冤》的部份藝術原型。
〔正 史〕
陜①婦人,不知姓字,年十九,劉曜時嫠居陜縣,事叔姑②甚謹,其家欲嫁之,此婦毀面自誓。后叔姑病死,其叔姑有女在夫家,先從此婦乞假不得③,因而誣殺其母,有司不能察而誅之。時有群鳥悲鳴尸上,其聲甚哀,盛夏暴尸十日,不腐,亦不為蟲獸所敗,其境乃經歲不雨,曜遣呼延謨?yōu)樘?,既知其冤,乃斬此女,設少牢④以祭其墓,謚曰孝烈貞婦,其日大雨。
《晉書·列女傳》卷九六
[注 釋]
①陜:縣名。秦置,治所即今河南三門峽市西舊陜縣(指公元1960年并入三門峽市之陜縣)。②叔姑:丈夫的叔母,即嬸婆。③從:向。乞假:指借錢。④少牢:舊時祭禮的犧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上一篇:《陳源》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陳源》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隋文帝宣華夫人陳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隋文帝宣華夫人陳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