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宣帝皇后楊麗華》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北周宣帝皇后楊麗華》人物故事小傳
楊麗華(公元561—609年),隋文帝楊堅的長女。公元578年,北周宣帝宇文赟冊其為皇后。不久,宇文赟別出心裁,鼓吹“天列四星,妃象于焉垂耀”,故“爰命四后,內正六宮”,使他的皇后一下子有了5位。楊后性格慈和,其他4位皇后和妃嬪對她都很尊重。靜帝宇文闡即位,尊楊后為皇太后。后父楊堅代周立隋,楊后對此十分憤怒。楊堅欲令她改嫁,楊后也堅決回絕。隋煬帝在位初期去世,終年49歲。
〔正 史〕
宣帝楊皇后名麗華,隋文帝長女。帝在東宮,高祖為帝納后為皇太子妃。宣政元年①閏六月,立為皇后。帝后自稱天元皇帝,號后為天元皇后。尋又立天皇后及左右皇后,與后為四皇后焉。二年,詔曰:“帝降二女,后德所以儷君;天列四星,妃象于焉垂耀。朕取法上玄,稽諸令典,爰命四后,內正六宮,庶弘贊柔德,廣修粢盛。比殊禮雖降,稱謂曷宜,其因天之象,增錫嘉名。”于是后與三皇后并加大焉。帝遣使持節冊后為天元大皇后曰:“咨爾含章載德,體順居貞,肅恭享祀,儀刑邦國,是用嘉茲顯號,式暢徽音。爾其敬踐厥猷,寅荅靈命,對揚休烈,可不慎歟。”尋又立天中大皇后,與后為五皇后。
后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及嬪御等咸愛而仰之。帝后昏暴滋甚,喜怒乖度。嘗譴后,欲加之罪,后進止詳閑,辭色不撓。帝大怒,遂賜后死,逼令引決。后母獨孤氏聞之,詣閣陳謝,叩頭流血,然后得免。帝崩,靜帝尊后為皇太后,居弘圣宮。
初,宣帝不豫,詔后父入禁中侍疾。及大漸,劉昉鄭譯等因矯詔以后父受遺輔政。后初雖不預謀,然以嗣主幼沖,恐權在他族,不利于己,聞昉、譯已行此詔。心甚悅之。后知其父有異圖,意頗不平,形于言色。及行禪代,憤惋逾甚。隋文帝既不能譴責,內甚愧之。開皇六年,封后為樂平公主。后又議奪其志,后誓不許,乃止。大業五年②,從煬帝幸張掖,殂于河西③。年四十九。煬帝還京,詔有司備禮,祔葬后于定陵。
《周書》卷九
〔注 釋〕
①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政為北周武帝宇文邕最后一個年號。②大業五年:609年。大業是隋煬帝的年號。③河西:今山西呂梁山以西的黃河兩岸地區。
上一篇:《北周宣帝皇后朱滿月》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北周宣帝皇后朱滿月》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北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北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