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度敵
料敵中的一種推斷分析方法。由于謀略對抗雙方謀略目的相向性和“互含性”,使謀略主體可以從己方的行動計劃中,推斷到對方思想和行動。具體說,首先是因為對抗雙方在謀劃自己的行動方案時,都要以預料對方的情況,判斷對方的企圖為前提。而雙方的企圖、謀劃,又要以對方的變化而變化。故謀略家不僅需要根據敵情發展變化,隨時改變自己的對策,又可以從自己的對策中,預料到敵方可能會使用的新對策。有些計謀實際上是采取智力誘導方法,讓對方按自己的意圖行動。其次,由于謀略對抗活動中的智力賽是一個動態過程,雙方在對策不斷變化的軸線上把握對手應變的規律和特點。自己的短處正是對方制定策略、選擇戰術的著眼點。這樣從“己短”便可推知敵可能采取的對策。再次,由于人們在分析判斷某種事物時,也常常反映出共同的規律。同等素質的人,處于同樣的環境,面臨同樣的任務時,常會產生相同或相似的想法、認識和判斷。如赤壁大戰中,諸葛亮和周瑜在研究破曹戰法時都想到了火攻戰法就一個例子。
上一篇:以“小”取勝
下一篇:以舊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