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大帝
法蘭克王國時期的國王,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查理大帝為鞏固新興的封建統治做出重大貢獻,對后來的西歐封建社會影響很大。在軍事上,他發動五十多次戰爭。重要的有:769年占領阿奎尼與加斯康尼;774年進攻倫巴德,封其子為意大利王;775年以后,他矢志征服所有的薩克森人,侵入南意之長普亞和本內文圖姆;787年和801年,兩次出兵西班牙,奪得厄布羅河以北土地,建立“西班牙馬爾克”(即邊區);787年,出兵萊茵河畔,奪得巴伐利亞;796年,征服潘諾尼亞;772—804年,興兵三十多年,征服薩克森。在宗教方面,800年圣誕節,教皇為之加冕,遂稱查理大帝。他贈送教皇以若干城市,使教皇國版圖擴大。在外交方面,羅馬帝國疆域遼闊,東起易北河、西南至厄布羅河,北瀕北海,南至本內文圖姆,大致與西羅馬帝國相當。與蘇格蘭、阿斯圖里亞、阿拔斯朝哈里發結成友好關系,拜占廷帝國亦承認其皇帝地位。在政治上,繼續采邑分封,封建化基本完成。強化中央權力,王廷經常頒發敕令和派出巡按使進行治理。地方設伯爵區,任命伯爵治理。伯爵擁有行政、司法、稅收和軍權,后成世襲。在文化教育方面,興辦學校他本人也參加多種社會文化活動,聘請知名學者講學。查理大帝在位46年,使法蘭克王國達到鼎盛。由于帝國居民民族成分復雜,除法蘭克人、羅馬人外,還有其他日耳曼人和少數斯拉夫人,語言不同,社會發展水平各異,缺乏經濟文化聯系,靠征服暫時聯合在一起,基礎不牢固。查理死后不久,帝國分裂。
上一篇:松贊干布
下一篇:夢想慮謀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