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鐘琪
清朝軍事謀略人物,字東美,號容齋,四川成都人。自幼好布石作陣,習文弄武,青年時尤好孫、吳兵法。投身官場后,不愿做文官,請求改任武職。后被提拔為山西周關營參將,四川永寧協副將。從此,他開始投身于平定西北,西南少數民族分裂勢力的戰爭,表現出其軍事謀略方面的才能。康熙五十八年(1719),岳鐘琪受命領兵六百為先鋒,討伐西藏叛亂,一舉智擒達哇藍占巴等叛軍頭目,打敗了叛軍三千余人。余部及巴塘叛軍聞風喪膽,皆納款請降。乍丫、察木多等地叛軍也先后被撫定,岳鐘琪出師先捷,首次在西北戰場上嶄露頭角。次年,岳鐘琪又率四千多先頭部隊進藏。在大軍未到之前,從抓獲的逃犯口中得知,敵欲扼守險隘三巴橋,敵若斷橋守隘,清軍勢難飛躍,在無法得到請示的情況下,當機立斷,采取攻堅策略,強占三巴橋。進藏通道已經打開,而大軍尚未到達,岳鐘琪堅決主張時機不可錯過,宜火速進軍。副將軍噶爾弼在他的勸說下勉強同意。率軍直撲拉薩,經過激戰活捉叛軍四百多人,堵御西路清軍的叛軍七千余人也紛紛投誠。西藏叛亂被迅速平定。因戰功卓著,被授左都督,晉升為四川提督。雍正九年,青海發生叛亂,其率清兵六千前往征討,沿途剿撫兼施,叛軍皆聞風而逃。兼程進發,乘叛軍立足未穩發動進攻,叛軍紛紛歸降。其接連打了許多勝仗,最后一仗,殲滅叛軍八萬余人,徹底搗毀了叛軍的巢穴,為平定青海戰亂立下了頭功。雍正皇帝說:“平定青海,實系岳鐘琪之功,年羹堯不過坐鎮指揮而已”。岳鐘琪不僅為平定西藏、青海叛亂屢建戰功,而且為治理邊疆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他在任四川提督、甘肅巡撫、川陜總督期間,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經濟交流,鞏固邊疆安寧的措施。不僅在軍事上取得卓越成就,而且在政治上也頗有抱負。
上一篇:將帥統率權
下一篇:巴特爾紀念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