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張良 陳平 周勃列傳
漢初,高祖劉邦身邊有一群出身卑微,而后成為重臣的布衣將相。他們有的深謀遠慮,有的機智聰慧,有的戰功顯赫,都為鞏固劉氏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張良、陳平、周勃就是這些布衣將相的代表人物。
圯上受書
張良,字子房,先祖為戰國時韓國貴族,曾五世為相。秦國滅韓后,他散盡家財尋求刺客,弟弟死了也不下葬,一心一意要暗殺秦王,報亡國之仇。為了能成功刺殺秦始皇,他找到一個大力士,制作了一個120斤的鐵錐,在秦始皇東游到一個叫博狼沙的地方時進行伏擊,結果鐵錐誤中副車。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國通緝刺客。張良便隱姓埋名,逃亡到下邳。
某日,張良在下邳橋上漫步。有一個穿著粗布衣的老人走到張良面前,故意把鞋扔到橋下,回頭對張良說:“小孩子,你下去替我撿鞋!”張良很生氣,但是因為對方是老人,便強忍著怒氣,下去幫他撿鞋。張良撿到鞋子,老人又要求張良為自己穿上。于是張良跪下,為老人穿上鞋子。老人穿上鞋子就微笑著離開了,走了一里左右,又折回來對張良說:“年輕人值得教誨,五天以后雞鳴時,在這里等我。”張良說:“行。”
五天后雞鳴時,張良到約定的地點,發現老人已經先到。老人怒斥道:“和老人相約,為什么后到?走,五天后早點來見。”五天后雞鳴時,老人又先到,又怒斥張良晚到,再約張良五天后見面。過了五天,張良前半夜就到了約定的地點。不久,老人也依照約定出現,笑道:“就應該這樣嘛!”老人拿出一部書交給張良,說:“讀此書可以當王者的老師。10年后,你就可以成事了。”臨走前,他還囑咐張良說:“十三年后來找我,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老人便離開了。張良捧著書細細研讀起來,這本書就是《太公兵法》。
《圮橋進履》圖
張良(?~前186),字子房,戰國時韓國人,西漢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王朝的開國元勛之一,與蕭何、韓信同被稱為“漢初三杰”,被封留侯,謚文成侯。
漢之良將
十年后,陳勝、吳廣起義。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名百姓,打算前去追隨義軍。在半路,張良遇見沛公劉邦,便追隨了劉邦。劉邦惜才,只要是張良提出的計謀,都言聽計從。
漢元年(前206),劉邦做漢王,領有巴蜀之地,賞張良百鎰黃金,二斗珍珠。張良將得到的賞賜獻給了項伯。劉邦同時也讓張良給項伯送厚禮,讓他幫忙向項羽請求漢中之地。聽了項伯的說辭,項羽才同意,劉邦便回到了封國。張良送劉邦至褒中后,劉邦便命他回韓國。此時,張良勸劉邦燒毀棧道,向天下表示沒有歸還之心,以穩住項羽。劉邦同意了,便讓張良在回韓國的途中燒毀棧道。
張良回到韓國后,聽說項羽因為自己跟隨劉邦,不讓韓王成回國,并在彭城殺了他。當時劉邦回軍平定三秦,張良便寫信給項羽說:“漢王(劉邦)失去了應得的封職,希望得到關中,并遵照盟約不敢再往東行。”又把齊國的反叛文書交給項羽,說:“齊和趙要共同滅楚。”項羽因此無意西進,而是向北攻齊國,張良這才得以從小道逃回漢國。
張良回到劉邦身邊,并獻計說:“九江王黥布是楚國的猛將,和項王(項羽)向來有矛盾。此外,彭越聯合齊王田榮在梁地反叛,也得罪了項王。因此,黥布和彭越這兩個人也可以在緊急時派上用場,為您效力。您帳下的大將中,只有韓信一人可以獨當一面。如果讓這三個人出關東之地,則可以攻破楚軍。”劉邦于是派使者勸說九江王黥布,又遣使者聯合彭越,與韓信會合,先后攻下燕、代、齊、趙等地,最后大破楚軍。
漢六年(前201),劉邦封功臣。張良向來體弱多病,不曾隨軍,沒有戰功,本不能封侯,劉邦卻說:“運籌帷幄,決定千里之外的勝利,是子房(張良)的功勞。你自己在齊地挑選食邑三萬戶。”張良推辭說:“臣從下邳起家,與陛下在留相見,這是上天把臣交給陛下。陛下采用臣的計策,幸而有時料中,臣希望賜封留侯就夠了,不敢承當三萬戶。”于是劉邦便封張良做留侯。后來,張良隨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得到了一塊黃石,便拿回家中鄭重祭祀,這塊黃石在張良死后一起下葬。
陳平分肉
陳平,陽武(今河南原陽)人,出身貧窮,喜歡黃老學說。
陳平和哥哥陳伯住在一起。陳家有三十畝田地,陳伯下田耕作,讓陳平去游學。陳平身材高大,長相俊美,人們便問他:“家里窮,吃什么長胖的呢?”陳平的嫂子恨陳平不在家種田,便說:“也是吃糠皮唄。有這樣的小叔,不如沒有!”陳伯聽到后,趕走了他的妻子。
陳平成年后,可以娶妻了,富人沒人愿意把女兒嫁給他。很久以后,富人張負的孫女嫁了五次,都是因為丈夫死了,所以沒人敢娶她。陳平想娶她。當時,陳平因家里貧窮,邑中凡有大喪事,他都去幫忙料理,早出晚歸以多得報酬。張負在治喪處見到陳平,覺得他相貌不凡,陳平也因故晚走。張負跟著陳平到他家,發現他家徒四壁,用席子當門,但是門外卻有很多顯貴人家的車輛。張負回去便對兒子張仲說:“我想把孫女嫁給陳平。”張仲說:“陳平貧窮不做事,全縣的人都笑話他的行事,為什么要我把女兒嫁給他?”張負答道:“陳平一表人才,難道會一輩子貧窮嗎?”張負把孫女嫁給陳平,并借錢給他行聘,給他酒肉資助娶妻。張負還告誡孫女說:“不要因為他窮就不小心侍奉。侍奉哥哥陳伯要像侍奉你父親,侍奉嫂子要像侍奉你母親。”陳平娶了張氏女,資產日益豐富,交游更加廣泛。
每到里中舉行社祭,眾人都讓陳平主持分肉,因為他分肉分得很平均。里中的父老都說:“陳平主持得真好!”陳平說:“唉,如果讓我主持天下,也會像分肉一樣!”
三度易主
不久,陳平辭別哥哥陳伯,帶著一幫年輕人前去跟隨魏王,任太仆,掌管馬政。陳平向魏王獻計,魏王不予采用。不久,有人誣陷陳平,陳平只好逃走。
當項羽將勢力范圍擴展到河上時,陳平前去追隨他,跟著項羽入關滅秦,得以賜爵為卿。隨后,殷王反叛楚軍,項羽便任命陳平做都尉,賜二十鎰黃金,讓他率兵去討伐殷王。結果,漢軍攻下殷地。項羽大怒,要殺掉平定殷地的人。陳平害怕被殺,便封好黃金和印,派人還給項羽,帶著劍從小路逃跑。渡河時,船夫看陳平是個漂亮的男子,又單獨行路,便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身上可能帶有財物。船夫起了歹念,想殺害陳平,劫走財物。陳平心里很害怕,便解下衣服,裸著身子幫船夫劃船。船夫這才知道他身上沒錢,于是罷休。
陳平順利離開項羽后,投奔漢王劉邦。當時,劉邦賜給他食物后就要離開。陳平趕緊說:“臣有事而來,要說的話不能等到明天再說。”于是劉邦坐下來,一番交談后,越發賞識陳平。劉邦最后問陳平:“您想做什么官?”陳平說:“都尉。”劉邦同意了,當天就任命陳平為都尉,讓他陪乘,掌管軍隊。陳平從開始隨從劉邦,到天下平定,曾以護軍中尉身份跟著劉邦攻打陳豨、黥布等叛軍,先后謀劃過六次巧計,每次都讓自己得以立功封邑,其中著名的計謀有聲東擊西救劉邦、瞞天過海解滎陽之圍、反間計離間項羽和范增、請君入甕擒韓信等。也有些計謀用得很隱秘,至今還沒有人得知。
漢十二年(前195),劉邦去世。陳平因曾得罪樊噲,害怕樊噲的妻子呂須會報復自己,便乘車馬先行離開。這時,有使者帶來詔令,命他與灌嬰屯兵滎陽。陳平接詔,立即趕回宮中,悲痛地哭起來。他幾次哭得要暈厥,卻還堅持在劉邦遺體前匯報政務。皇后呂雉哀憐他,就讓他先行休息。此時,陳平還是害怕呂須的讒言得勢,便堅決請求在宮中值夜守衛。呂雉同意,隨后又任命他做郎中令,每天教導新皇帝。陳平留在宮中,這才讓呂須的讒言沒能奏效。惠帝五年(前190),相國曹參死去,安國侯王陵任右丞相,陳平任左丞相。后來,呂雉大封諸呂為王,陳平被削奪了實權。呂雉死后,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即帝位,是為漢文帝。文帝初年,陳平讓位周勃,自己為左丞相,位居第二。文帝二年(前178),陳平去世,謚號獻侯。
安劉漢臣
周勃,沛縣人,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常給辦喪事的人吹簫,因力氣大,后來又做了能拉強弓的勇士。劉邦起義反秦初期,周勃以中涓的身份跟隨劉邦進攻胡陵、方與,擊敗秦軍于碭,被封為五大夫。隨后,周勃又與秦將章邯作戰于濮陽、三川。不久,周勃又追隨劉邦攻破武關,大敗秦軍于藍田,被封為威武侯。在楚漢戰爭中,周勃戰功顯赫。他北攻趙賁、章平于咸陽,圍章邯于廢丘,擊項羽于曲遇。項羽死后,他又東平楚地。
西漢立國后,周勃繼續戎馬征戰,參與平定異姓王的叛亂,擊燕王于易下,斬陳豨于當城。叛亂平定后,周勃被封為太尉,賜絳侯。劉邦病重時,向皇后呂雉交代身后的人事安排。在提及周勃時,劉邦說:“這個人老實忠厚,但是缺少文化。劉家的天下如果有危險,就讓周勃去平定。”漢十二年,劉邦去世。周勃身為列侯侍奉惠帝。
惠帝六年(前189),惠帝設太尉官職,由周勃擔任。惠帝十年,太后呂雉去世,呂氏家族的人意欲掌握大權,危及劉氏天下。周勃聯合丞相陳平、朱虛侯劉章一起殺掉呂氏家族的叛亂者,擁立代王為帝,即漢文帝。周勃此舉恰好印證了劉邦的遺言——“安劉者必勃也”。文帝即位后,任周勃為左丞相,陳平為右丞相,并賞賜周勃黃金五千斤,食邑萬戶。過了十多個月,有人勸周勃說:“您已殺了呂氏家族的人,擁立了代王,威震天下。如果您這個時候還不滿足的話,就會大禍臨頭。”周勃覺得有道理,便請求歸還相印。文帝同意了。一年后,丞相陳平去世,文帝又重新任用周勃為丞相。過了十多個月,文帝對周勃說:“我下詔讓列侯回到封國,很多人沒有去,丞相是朕器重的,要為朕率領列侯回到封國。”之后,文帝免去周勃的相位,讓他回到封地。周勃回到封地后,每當河東守尉巡縣到絳地時,周勃都害怕自己被殺害,便常常披著盔甲,讓家人拿著武器去見河東守尉。河東守尉見到這個情形,就上書說周勃要謀反。文帝接到上書后,下令廷尉逮捕周勃。
周勃入獄后,連獄中的小吏都侮辱他。周勃害怕,就送給獄吏一千金。獄吏拿到好處,便在木簡背面寫字給他看,說“讓公主作證”。意思是要周勃找公主去說情。這個公主是文帝的女兒,周勃的長媳婦。果真,公主在文帝面前為周勃說情。周勃后來又命人找到與他關系甚好的薄昭,讓薄昭替他在薄太后面前說話。當時,薄太后也認為周勃沒有謀反的跡象。于是在文帝上朝時,薄太后就把頭巾投向文帝,說:“當初,絳侯握著皇帝印,在北軍帶兵,都沒有謀反,現在住在一個小縣里,卻要謀反嗎?”此時文帝也已看了廷尉對周勃的判詞,便道歉說:“官吏正在核實,核實后就放出他。”之后,文帝派使者拿著符節赦免周勃,并恢復了他的爵位封邑。周勃出獄時說:“我曾統率百萬軍隊,怎么知道一個小小的獄吏也這么厲害!”隨后,周勃又回到封國。文帝十一年(前169),周勃去世,謚號武侯。
上一篇:長孫晟列傳
下一篇:陳慶之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