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楊堅皇后獨孤伽羅:博古通今有才智,立儲大事卻失手
獨孤伽羅是秦州刺史、河內郡公獨孤信的第七個女兒,獨孤信因為信仰佛教,又對這個女兒的到來格外欣喜,就借鑒梵語沉香木的意思將女兒取名為伽羅。獨孤家族本是世代北匈奴貴族,而獨孤則是北魏勛臣八大姓氏之一,本身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征。獨孤家族對子女的修養極為重視,摒棄了傳統鮮卑族禮法的束縛,因此在獨孤伽羅的身上既有貴族女子的修養,也有鮮卑人的英氣。
公元前557年(北周孝閔帝元年),獨孤伽羅年僅十四歲,可是在當時的社會文化中已經是該出嫁的年紀了,經過千挑萬選、種種考量,獨孤信看中了楊忠家里的嫡長子——17歲的楊堅,楊堅不僅相貌俊朗、氣宇不凡,而且更為巧合的是楊堅從小在寺廟長大,冥冥之中和崇尚佛學的獨孤家族有著注定的緣分,兩個年輕人更是兩情相悅。
婚后,年輕的楊堅踏入仕途,準備大展拳腳,沒想到宇文家族一步登天壟斷政權,位高權重的獨孤信自然成了他們的眼中釘,最后獨孤信被逼自盡,獨孤家族從此沒落,同時楊堅及楊家也遭受了暗中的壓迫。盡管發生了這些事情,獨孤伽羅和楊堅這對年輕夫妻的感情卻并沒有受到影響,楊堅十分心疼經歷如此大變故的獨孤伽羅,不過獨孤伽羅并不是嬌嗔柔弱的貴族小姐,她很理性,同時有著和楊堅一樣的建功立業的理想,所以在后來兩個人攜手走過的近50年的人生中,他們互相扶持,是生命伴侶,也是精神伴侶。
公元572年,政局動蕩,宇文赟貪圖美色,新冊立了四位皇后,并且下旨賜死原配皇后楊家的女兒楊麗華,而此時的楊家也有被株連的可能,獨孤伽羅骨子里的堅韌和英氣告訴她要阻止這件事情,于是她不顧阻攔,進言陳情,叩頭至流血,最終避免了噩夢的發生。
后來周宣帝暴斃,年方9歲的周靜帝即位,這個時候企圖謀權篡位的人的心思都已經明目張膽地寫在了臉上,而此時的楊堅掌握了國家權力,控制住了幼帝,身邊的人都勸他何不借此機會取而代之。楊堅深知自己實際的權力并不足以掌控整個國家,所以他一直猶豫不決,獨孤伽羅派手下向楊堅進言,點破了楊堅的立場,分析了利弊,與其可能身敗名裂,不如放手一搏。
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史稱隋文帝,冊封獨孤伽羅為皇后。獨孤伽羅聰穎過人,識大體且目光長遠,隨楊堅一同處理政事,提供給楊堅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文武百官也都對這位皇后很是尊敬。在獨孤伽羅的輔佐下,隋文帝很快穩定了隋朝的根基。緊接著,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富國強兵,體恤民生,努力實現夫妻二人的政治理想。因此,有人稱楊堅與獨孤伽羅為“二圣”,這充分體現了獨孤伽羅在當時的政治影響力。
獨孤伽羅與楊堅夫妻二人共孕有五子五女,一開始遵從禮法,立長子楊勇為太子,楊勇本身頗有才華,也曾提出過一些不錯的政治見解,但他驕奢淫逸,獨孤皇后本身就厭惡寵愛姬妾的人,楊勇偏偏就觸碰了這一點,所以獨孤皇后一直對他繼承大統頗有意見。楊勇的弟弟楊廣也就是后來的隋煬帝一直盯著太子之位,他恰巧聽說母親對哥哥的態度,很好地抓住了機會。同楊廣的奢靡程度相比,楊勇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楊廣為人靈活,每次都在獨孤皇后派去的人面前裝作十分節儉樸實的樣子,所以獨孤皇后耳朵里聽到的都是楊廣為人敦厚、家中上下和諧、對妻子寵愛有加、家里的仆人都上了年紀之類的話。每一句話都說進了獨孤皇后的心里,她喜歡楊廣,希望楊廣繼承他們夫妻二人的江山,所以她一直在楊堅面前夸獎楊廣的品德高尚來對比楊勇的頑劣不堪。直到楊廣進京面見父母,他聯合串通好手下,誣陷太子楊勇派人取他性命未果,獨孤皇后聽聞后大怒,和隋文帝商討易儲。
楊廣終于如愿以償地坐上了皇位,但是畢竟本性難移,獨孤伽羅與楊堅一手創立的隋朝在他的荒淫無度之下不過十三年便滅亡了。
獨孤伽羅不但聰慧而且能力很強,后宮前朝的事情都得心應手,只是因聽信一面之詞,斷送了自己和丈夫辛苦打下的江山。獨孤伽羅在位二十年,去世之時隋文帝楊廣親自為其送葬,隋文帝病逝后二人合葬,謚號文獻。
【趣味鏈接】
楊堅不但是一位卓越的君主,同時也是一位尊敬妻子的好男人,他和獨孤伽羅皇后攜手走過四十余年的風風雨雨,仍然恩愛如初。他不僅寵愛獨孤伽羅,更重要的是尊敬她。國破家亡給獨孤伽羅造成了巨大創傷,楊堅一直在關心、包容她。作為堂堂君主,三宮六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獨孤伽羅曾經向楊堅使小性子,不準他再寵幸任何女子,楊堅就答應了。獨孤伽羅不太放心,又制定了在后人看來“妒忌成性”的后宮制度,楊堅也命人去執行了。
本以為二人會這樣和和睦睦地相守到白頭,怎料晚年的楊堅終究沒抵得住誘惑,寵幸了一個宮女,他回過神來以后,自己也很后悔,沒想到皇后獨孤伽羅直接派人殺了那個宮女,楊堅驚呆不已,覺得皇后讓自己顏面無存,于是荒唐地“離宮出走”,但是夫妻二人四十幾年的感情也并不是那么脆弱,很快就和好了,只是這件事情讓獨孤皇后太傷心,后來也一直耿耿于懷,沒幾年就病逝了。
隋文帝沉浸在妻子離世的痛苦中久久不能自拔,年過花甲的他親自將獨孤伽羅送到陵寢,那座陵寢是他親自下旨建造的。本來節儉的隋文帝卻大手筆地建造了這座陵寢,他找來無數的奇珍異寶,其中還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其奢華程度可見一斑。
等到楊堅去世后,子孫將二人合葬。
上一篇:宋高宗趙構皇后邢氏:異鄉為人質,死后終歸國
下一篇:隋煬帝楊廣皇后蕭氏:國亡異鄉為異客,繁華落盡終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