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朱常洛皇后郭氏:夫君無權受冷落,死后兩年終下葬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郭氏原本出生在平民人家,早年嫁給朱常洛為夫人,其父親郭維城也得以憑借著女兒的光耀,先是被封為了博平伯,后又被加封為博平侯。
1601年,郭氏被冊立為皇太子妃。三年后,郭太子妃為太子朱常洛生下了嫡長女朱徽娟。但是那時,太子對選侍李氏格外專寵,太子妃自從生育之后,便很難有親近太子的機會,更是因為丁點的過失就被責罵,因此而積忿日久。
1610年,年僅7歲的朱徽娟夭折了,被追謚為“懷淑公主”。丈夫對自己冷淡,唯一的女兒又夭折,這讓郭氏痛苦非常,只能以淚洗面。1613年,在女兒去世三年之后,郭氏終于因為積郁成疾而過世了,享年41歲。
太子朱常洛得不到明神宗的喜愛,連他自己的太子之位都岌岌可危,更何談讓明神宗會樂意將郭氏按照太子妃的規格發喪呢?所以,太子妃安葬的事宜在眾大臣的爭執不下中,一直拖了兩年多的時間。直到1615年,“梃擊案”的發生震驚了朝野,太子朱常洛作為直接受害人,獲得了普遍的同情,明神宗為了安撫朱常洛,也為了平息輿論,不得已追謚郭氏為“恭靖太子妃”,將其按照太子妃的規格發喪。
1621年,明熹宗即位登基后,追謚其嫡母郭氏為“孝元昭懿哲惠莊仁合天弼圣貞皇后”,將其陵寢遷往慶陵安葬。
【趣味鏈接】
梃擊案發生在1615年,那時,明神宗的皇后一直沒有子嗣,而恭妃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鄭貴妃生下了次子朱常洵。明神宗對鄭貴妃寵愛有加,甚至想要違背“立嫡立長”的祖訓,冊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這一舉動,遭到了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組成的東林黨的反對,不得已之下,明神宗只能冊立恭妃的兒子朱常洛為太子。沒過多久,有一名叫張差的人,手持木棒闖入太子居所,打傷了守門太監,還妄圖傷及太子。張差被抓捕之后,審問之下供出他是受鄭太妃的手下太監龐、劉指使一事。眾人皆懷疑鄭貴妃想要謀殺太子,但是神宗卻持不追究的態度,只是將張差以瘋癲之罪處死,又在宮中秘密殺害了龐、堅劉二太監,此案得以了結。
上一篇:明光宗朱常洛康妃李氏:籌謀后位未得逞,苛待太子遭記恨
下一篇:明太祖朱元璋皇后馬秀英:平民本色受贊賞,母儀天下稱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