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奕
在中國科舉史上,狀元分文武,文的曰“狀元”,武的叫“武狀元”。武狀元是武舉(或曰“武科”)的天下第一。
武舉始置于長安二年(702),即武則天女皇臨天下的第13年。應武舉的考生由各州縣舉送,兵部考試。唐代武狀元即兵部考試第一名。遺憾的是,唐代的武狀元于史無征,無一人留下姓名。
中國科舉史上第一個可考的武狀元,是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的薛奕。
薛奕,字正顯,興化(今福建仙游東北)人。他的生年、家世出身,今已不可得知。像進士科一樣,武舉也鎖試于禮部貢院,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和策文等,既考武藝,也試文才。薛奕在熙寧九年大考中力挫群雄,奪得第一。
至此,武舉已有374年歷史了。
在北宋一代,僅有薛奕一個武狀元留下姓名。
在薛奕中武狀元的同時,邵武(今屬福建)人徐鐸奪得進士科第一名,成為這年的文狀元。
邵武與興化同屬福建路,文武兩狀元同出一路,被目為一樁盛事。當朝天子宋神宗高興地賦詩曰:
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不過,宋代重文輕武,武狀元薛奕不像文狀元徐鐸那么受寵,他大魁天下后,被授予鳳翔府都監的官位。鳳翔府在關中地區,府治天興(今陜西鳳翔); 都監位次鈐轄,掌屯戍、訓練等軍政。薛奕恪盡職守,積功累遷至正將。將是禁軍的編制單位,將下設部,部下設隊。一將兵力一般有幾千人,少數的將達萬人。正將是將的最高長官,其下有副將、押隊使臣、訓練官、部將、隊將等。薛奕成為一名高級軍官。
元豐五年(1081),宋夏爆發“永樂城之戰”。
夏是黨項人建立的國家,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宋夏之間,時戰時和。元豐五年,宋神宗接受徐禧的建議,在銀州(今陜西橫山東北)東南筑永樂城作為銀州治所,謀占夏國橫山地區,進逼夏都。城成,夏傾全國之兵來攻,敗宋軍于城下,遂圍城。城中乏水,渴死者大半。城破,守軍被殲。
薛奕在這次戰役中壯烈殉國,戰死沙場,神宗詔贈防御使。
上一篇:蕭錦忠
下一篇:袁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