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高·兩種生活》中外哲理詩賞析
追求靈魂生活的人,
他的生活象神仙一樣;
追求肉體生活的人,
就象野獸般活在世上。
在光怪陸離的人類社會中,人們的追求,由于階級地位、文化素養、環境風尚的不同,會是形形色色的、千差萬別的,但大體上分屬于“靈魂生活”“肉體生活”兩類。《兩種生活》這首詩采取了對比表現手法,把截然不同,甚至是異常對立的兩種人生追求、兩種感受與評價擺在一起,讓讀者從鮮明的反差中去比照、去思考、去選擇。
無產階級革命文豪高爾基有一句名言:“只有兩種生活方式:腐爛或燃燒。膽怯而貪婪的人選擇前者,勇敢而胸懷博大的人選擇后者。”一類人畢生孜孜追求的是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道德、純潔的心靈。為他人、為科學、為真理、為祖國、為人類可以含辛茹苦,可以赴湯蹈火,可以灑盡熱血,拋卻頭顱而在所不惜。他們活得坦然,活得充實,活得灑脫,活的光彩奪目,因而被稱頌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成為人們的楷模,人生的路標,成為人們心目中世世代代敬仰崇拜的神,青史留名,光耀千古。相反,那些把“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奉為人生信條,把“皆為利來,皆為利往”當作真諦,追求個人享受,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的人,甚至為了奢華的享受而不顧禮義,不要廉恥,更去損害別人的人,實在是衣冠禽獸,為人們所鄙棄,所不齒。
好的哲理詩,總是說出人人均有所感,可又無人道出的獨特感受,令人驚奇,使人怦然心動。好的哲理詩,理之于詩就象鹽溶于水,蜜蘊于花一樣,既詩意濃郁,又理趣雋永。而洛高的這首《兩種生活》所表現的主題雖然深遠,但未免有直白的說教意味。流覽他的其它詩篇,雖多有警策之語,但缺少盎然詩意。這恐怕也是洛高的詩“在當時不久被人遺忘”的一個原因吧。
上一篇:《梭倫·兩人一樣富足》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李嶠·中秋月》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