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鐘》|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宋·彭乘《續(xù)墨客揮犀·無常鐘》:“《歐陽詩話》有譏唐人‘半夜鐘聲到客船’之句,云:‘半夜非鐘鳴時’。或以謂人之始死者,則必鳴鐘多至數(shù)百十下,不復有晝夜之拘,俗號‘無常鐘’。”又,宋·莊綽《雞肋編》卷中:“平江府常熟縣有僧文用,目不識字,而有心術(shù)。始欲建寺,……日運不絕,遂鑄大鐘,用銅三千金。時慧日、東靈二寺,已為亡人撞‘無常鐘’,若又加一處,不特不多,且有爭奪之嫌。文用乃特為‘長生鐘’,為生者誕日而擊。隨所生時而叩,故同日者亦不相礙,獲施不貲。”又,參“無常”條。
【釋義】古時人死撞鐘稱為“無常鐘”,也即喪鐘。寺廟撞“無常鐘”是要收錢的,所以僧文用建寺后,不想與別的寺爭奪財源,鑄“長生鐘”,為誕生者撞鐘,以圖吉祥,賺了不少錢。又,彭乘以為唐張繼《楓橋夜泊》詩中提到的寒山寺半夜鐘是“無常鐘”。關(guān)于這句詩中的半夜鐘,眾說紛紜,彭乘說乃是其中一種解釋。按:《歐陽詩話》即宋代歐陽修撰《六一詩話》。
【例句】(正末唱)長老也,則他這鐘不宜時為甚敲?(行者云)是無常鐘,死了人便撞這鐘。(馬致遠雜劇《半夜雷轟薦福碑》第二折〔倘秀才〕)張鎬去黃州投奔劉仕林,不想劉已死,寺廟正為他敲無常鐘。
上一篇:元曲典故《無常》|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無愁夢斷》|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