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嶺答杜二見憶
臥向巴山落月時,
兩鄉千里夢相思。
可但步兵偏愛酒,
也知光祿最能詩。
【前解】
一句微有難讀,少若心粗,讀作巴山落月之時,便是臥到,非“向”字也。先生此句,乃是臥向巴山落月,自言我當此時也。二句,“兩鄉”在兩頭,“千里”在中間,夢亦千里,相思亦千里,彼亦千里,我亦千里,此即“臥向落月”,其時其事也。三、四,一是真實性情,一是真實學問,不必更問誰愛、誰能,大約定是同愛、同能矣。
江頭赤葉楓愁客,
籬外黃花菊對誰。
馬望君非一度,
冷猿秋雁不勝悲。
【后解】
江,巴江也;江頭,嚴望杜處也???,嚴自謂也,言不見子美,但見赤葉,則嚴愁也。籬下黃花,嚴處菊也?!皩φl”之為言,杜來則對杜,今杜不來,則與誰相對?托菊以自申也。跂馬,鞲馬于側,以便迎杜也?!袄湓城镅恪保龊鲇新劊砸墒嵌?,而更非也。看先生此詩,始悟工部昔日相依,直是二人才力、學力,自應投分至深,豈為草草交游之云而已哉!登床、鉤簾之疑,吾更不欲辨焉。
上一篇:金圣嘆《崔敷嘆春物將盡恨不同覽時余方為事牽求及往尋不遇因題留贈》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廢宅》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