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又一種回文詩,從圓環的右上角讀起,每句重迭前句三至四字,形成一首七絕: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這首詩寫詩人喝了一點酒,略有醉意,便跨馬去賞花,酒力漸退,時間已近黃昏,詩人便策馬悠然歸去。
這首詩的第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以少勝多,十四個字起到了二十八個字的作用,篇幅減省了一半。但依然平仄調協,粘對合律,韻腳和諧,嚴格遵守七絕的格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醒”字平、上兩讀,此處讀平聲。這是一首平起平收式的七絕,除第一句一、三兩字在可平可仄范圍內略作通變外,其余均嚴格合律。既要回環往復,又能嚴格合律,這是極不容易的。(第一句如不作通變則為“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首詩的第二個突出的特點是句句采用頂真格,后句跟前句重復三至四字,但字重意不重,這是由于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這首詩朗讀時的四三節奏,使前后句因朗讀時節奏上一字之差而構成不同的組合:“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例如第一句中“去”字是綴在“歸”字后邊構成“歸去”這個動詞,而“去”字到了第二句中,則放在“馬”字前邊構成“去馬”這一偏正結構的名詞。隨著這種構詞組合的變化,它的意思也完全不同了。余句可以類推。
由于句句采用頂真格,便形成了這首詩的第三個特點,即回環往復,“繼繼相生,連跗接萼,搖曳無窮。情味愈出”,讀起來和諧悅耳,婉轉流暢,給人以很強的美感。
上一篇:《回鄉偶書·賀知章》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好了歌·《紅樓夢》》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