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謝錫文
短篇小說。作者唐棟。發表于《人民文學》1983年第5期,收入作者同名短篇小說集(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小說以一部靈車的行進為線索展開故事。靈車是按照上官星烈士的遺囑,要女衛生員秦月送他“回家”的。而部隊首長為了滿足烈士的遺愿,又怕秦月受不住,沒有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她。車上的秦月以為是到哨卡為上官星治病,一路上心急如焚。于是觸景生情,勾起了她對上官星的回憶。他們初識在衛生院的門診室。上官星為了照張相寄回老家,特意來門診部“診修門面”,卻被秦月誤解了。不久,秦月去哨卡處理病員,恰好搭乘上官星的車,她了解了他的經歷。上官星從小和父親一起發配到塔里木,在戈壁灘上苦苦生活了十四年。父親平反后,他沒有回蘇州老家去和弟弟爭那半袋子金錢,而是報名當了喀喇昆侖山的哨兵。他覺得在大雪封山的哨卡上,和戰友們傳喝韭菜根湯,那才是真正人的感情。喀喇昆侖山的冰雪酷寒鍛煉了他的樂觀勇武。在死人溝,他面對累累骸骨品評人物,論說古今;在無橋的河上,他跳進浮著冰塊的水中發動汽車;翻越天神大坂,他冒雪疾行。遇到險情,他首先把秦月推下汽車……一路回憶著,車到了哨卡。秦月卻看到了一幅意想不到的情景:車上的篷布打開了,戰士們從車上抬下了蒙著白布的上官星。原來,他在一次巡邏中,掉進雪窟犧牲了。作品格調肅穆、深沉、冷峻而富有詩意,“像一首哀歌,那樣委婉動人”(劉白羽語)。作品采用整體性的回憶結構及回憶中回憶的層疊交叉的敘述方式,通過秦月的內心感受折射出上官星這個人物形象,讀來真切感人。結尾匠心獨運,出奇制勝。作品獲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上一篇:儀平策《關連長》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王菊延《養花》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