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狼》簡介|介紹|概況
文言短篇小說。選自《聊齋志異》。清蒲松齡作。清但明倫說:“巨狼當道,則不狼者無路可通,而狼者且引類呼朋而并進矣。至堂上堂下,坐臥皆狼,墀中白骨,何可數計乎?堂內所衣,皆巨狼銜來之死人皮也;所食,皆巨狼銜來之死人肉也。未嘗不揚揚自鳴得意,以為祿能養親也,以為祿可遺后也。設有不安于是而欲舍之以去者,狼且群焉阻之,必令其進退無所依據而后止。狼之性,狼之技,固如是耳。顧狼無有不畏豸觸者,以豸能去邪也;狼無有不假虎威者,以虎好咥人也。堂上有虎,狼乃敢肆其貪毒耳?;⑹渫唇脏票芊Z矣。敲齒而去,狼豈復有衛虎之心哉。獨怪眈眈者,牿亡之后,亦有人畜之明;乃一轉念間,謂妖夢不足以踐,方且捷足先登,自謂得計。仕途關竅數語,竭萬姓之膏脂,博上臺之喜悅,傳來心法,流毒無窮。即令乃翁皆若白翁斷頭可續,而自顧其后,不齒于人,以視蟬冠豸繡,奚啻霄壤哉。”又說:“通牧令之署者何人哉?蠹役耳,蠹書耳,納絡關說之徒耳。獬豸在堂,豺狼避道,自無人可通矣,行取內臺復何愧!”(《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清胡泉說:“《夢狼》一則,寫官虎吏狼,固足以警覺貪墨。此二附錄,居官者尤不可不知也。字字金丹,能勿寶諸! 且繪吏役狡詐之情,筆筆飛舞變幻,刪之者抑何心哉?”(同上)清何守奇說:“天不欲生虎狼者,理也;其不得不生虎狼者,氣也。至虎狼不可勝殺,則理隨氣轉,天且無如之何矣?!?同上)今人孫一珍《聊齋志異叢論》說:“《夢狼》篇借助寓言的體裁和手法,一針見血地指出,平民百姓只能作為官虎吏狼的‘庖廚’的原料而存在,官民乃是一種血淋淋的刀俎和魚肉的關系?!苯袢搜榭儭⒗顐崱对髑宥唐≌f選》說:“本篇通過夢幻的形式,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官府黑暗、兇殘的反動本質。在封建官府中,營私舞弊、納賄關說成風,大小官吏并不以吮吸民脂民膏、大飽私囊為滿足,還要殘害百姓來討好上司,作為自己加官進爵的階梯?!倩⒍衾恰褪撬麄兊恼鎸崒懻铡1酒€寫了平民百姓對貪官污吏的痛恨和嚴厲懲罰,接觸到了人民群眾反對封建官府的斗爭。這里所謂的‘寇’,就是拿起武器的平民百姓。但作者并不真正了解人民群眾的力量,仍然把懲罰官虎吏狼的希望寄在鬼神的因果報應上。”此篇通過白翁的夢境,描寫出一副封建官府內怵目驚心的場景:虎狼當道,白骨如山,他們食民脂膏,大飽私囊,賄賂成風,糜爛不堪;為了獲得加官進爵之階,不惜魚肉百姓。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官吏制度的腐敗,正是“官虎吏狼”之所以產生的主要根源。最后,作者借“諸寇”“為一邑之民泄冤憤”,將虎狼之官白甲殺死,表現了作者對貪官惡吏們的極度憤恨,也是當時人民情緒的反映。須指出,篇中也流露了因果報應的迷信思想,并且將起義的農民稱之為“諸寇”,均表現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該篇以人間生活場景與夢幻相交織,通過幻想描繪出一幅官虎吏狼殘民以逞的圖畫,這種“出于幻域,頓入人間”(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虛實交錯,人鬼混雜的結構特點,形成了小說變幻莫測、撲朔迷離的獨特風格,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塑造出生動真實的人物形象。如對于白甲能夠官運亨通的訣竅,作者讓他現身說法道:“黜陟之權,在上臺不在百姓。上臺喜,便是好官;愛百姓,何術能令上喜也?”短短一席話,這個一心諂媚、專事阿諛、窮于鉆營、拍馬有道的封建官吏形象頓時躍然紙上,諷刺辛辣,揭露深刻。
上一篇:《夢游天姥吟留別》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武松打虎》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