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尹昌龍
中篇小說。作者李曉。發表于《收獲》1988年第1期。小說敘述了“我”在一樁進口業務中的見聞和經歷。主人公“我”是廠技術科的,大楊是我們的科長?!拔摇睆S要從外國進口一套生產線,進出口公司和廠里一起承辦這樁業務。開始,廠里是與日本艾卡公司談這筆生意的。艾卡公司的伊藤先生精明強干,在談判桌上,“我”費了好大勁才把價格殺了下去??傻胶贤瑫炞值臅r候,廠長和進出口公司的王經理竟然讓價格升了上去,并且日本方面還增添了附加條件?!拔摇毙睦餁夂吆叩模譀]辦法。進出口公司作為官商,有它的行規,雁過拔毛,成交額越大,它抽得就越多,至于一個企業的得失則被置之度外。“我”很感頭疼的問題是住房,結了婚,有了孩子,可“我”還一直住在岳父家里,屋子陰暗、擁擠,愛人為此和“我”吵個不休?!拔摇钡呐笥押谄壒纳桃院?,發了財,用錢買了套私房,他無法知道“我”的苦衷。廠長被大楊拖來察看民情,結果從我們又陡又暗的樓梯上摔了下去。法國JO公司也有同樣的生產線出口,它的質量要比日本高得多,價錢比較接近,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JO公司駐中國辦事的劉胖子也急于和“我”廠辦成這樁買賣。根據生意人的行規,他無法理解“我”們廠為什么從日本進口,眼睜睜地受到損失。風云突變,日元價格大幅度上漲。廠長痛不欲生,他無法想象自己的廠里能付出合同書上寫著的龐大日元數目。在和伊藤的交涉中,“我”抓住合同書的漏洞,逼使艾卡公司撕毀了協定。廠子也因此度過了難關。活過來的廠長對我存著一份感激,答應給“我”解決住房。“我”拿到了新房的鑰匙。就在“我”廠準備和JO公司聯系的時候,美國的三星公司插了進來。他們要出口的生產線比JO公司的質量指標差,而且價格卻較高,可經委還是要我們考慮這樁買賣。三星公司來華推銷產品的朱露露女士是經委主任的女兒。為了避免惹下麻煩,廠長還是決定從美國進口。劉胖子瘋了,被送回了法國。“我”在憤怒中無法抑制自己的沖動,給經委的王主任和三星公司的朱女士制造了一場惡作劇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大楊請我去咖啡屋,他勸“我”別沖動,“我”也終于想開了,“我”要平靜下來,要不對不起那套剛到手的新房。小說通過這樁進口業務前后的過程和曲折,揭露了我國官僚機構中存在的唯利是圖、唯親是認的弊端,寫出了關系和金錢對權力機構的侵蝕。在艾卡公司和JO公司的比較中,“我”看透了進出口公司的“行規”;在三星公司和JO公司的比較中,“我”看透了經委的“行規”。小說中的“我”是個有頭腦的技術人員,“我”能夠在談判中壓倒對手,掙來一點一滴的利益,可“我”無法忍受官僚機構造成的驚人的浪費。“我”正直而又沖動,但又無可奈何。小說中的大楊則是個清醒而麻木的人,他看清一切,卻又自知沒有能力改變一切而隨波逐流。小說的語言有諷刺,有幽默,在嬉笑怒罵的調侃和玩世不恭的筆調中,包含著作者深沉而又憤激的感情。
上一篇:王功亮《關于男人》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宣雅《關漢卿》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