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近代·人境廬詩草序》簡析
康有為著。見《康南海文鈔》。作于1908年6月。黃遵憲的《人境廬詩草》共六百四十一首,是近代文學史上的一部重要詩集。作者在序中對黃遵憲的為人和詩作結合起來加以述評。文章首先介紹黃遵憲為人“嵚崎磊落”,是一位才情特異的“英絕之士”,他的詩文“跌宕多姿”,“卓犖絕俗”。他在任各國領事時“考中外政變學藝”,所編著的《日本國志》對于變法維新和政治改良具有重大的影響。在國內活動中,黃遵憲是一位致力于變法的維新派革新人物,戊戌政變后被放歸,致力于寫詩。作者指出,他的詩“以其自有中國之學,采歐美人之長,薈萃熔鑄,而自得之”,因此能獨辟“異境”,別具一格。但是,黃遵憲并非有意為詩的詩人,與李、杜、韓、蘇一樣,“以磊砢英絕之才,郁積勃發而為詩人”。說明他的詩出于對國家前途的深切憂慮,“上感國變,中傷種族,下哀生民”,發為詩歌,成為詩人。他的詩,猶如“磊砢千丈松,郁郁青蔥”,“千歲不死”。序文生動地描述了黃遵憲磊落自負的性格,對他的一生和詩歌作出了正確的評價,突出了詩人的革新精神和愛國思想。
上一篇:《散文·二丑藝術》簡析
下一篇:《當代散文作品·從鐮倉帶回的照片》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