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穆天子見西王母
亦題《天子賓于西王母》、《周穆王見西王母》。戰國“神話性質的歷史小說” (袁珂語)。撰人不詳。原載《穆天子傳》卷三。袁珂《古神話選釋》錄入。周穆王西巡狩而見西王母的故事,是西周至戰國間的一大傳說?!秶Z·周語》載有周穆王西征犬戎事?!秶Z》還說穆王原是“漫游是好”的丹朱之神的兒子。歷史人物已經神性化。朱芳圃《中國古代神話與史實·西王母考》謂西王母是西方貘族人的圖騰神,“西王母”即西方的神貘;《穆天子傳》記載的穆王所見的西王母,即當時西膜的君長。周穆王見西王母,有一些歷史的憑依。在《穆天子傳》中,這是很精彩的一段。作品描寫在甲子這個良辰吉日,周穆王來到西王母處作賓客,他獻上白色的圭、黑色的璧和彩色的絲帶作為見面禮,西王母恭敬拜謝,接受了穆王的敬意。第二天的乙丑之日,穆王就在西王母的瑤池之上,設下了筵宴,款待西王母。宴飲伊始,西王母先為穆王謠歌一曲,她感嘆西土與中原山川迢遞,路途遙遠,真誠地祝愿周天子長壽不老,以便能夠再來此處相聚。周穆王聆聽后,心中為之戚戚,作答道; 等我到東方,治理好萬民,三年后,一定再拜望。二人情感融融,頗有相見恨晚之意。西王母惜別之情難以控制,不由自主地為周穆王訴其衷情,說她自從來到這片西方之地,虎豹、烏鵲與自己為朋侶,自己本是天帝的女兒,命運一直也不錯,可是現在天子要走了,本土的人民就要見不到貴客了,盡管笙歌喧響不已,可自己內心失去了平靜。歡宴結束,周穆王驅車登上了日落之處——弇山,刻石勒銘,把這段美好的會見形諸文字,記了下來,又植上槐樹一棵,作為此行的紀念;并且在古額的上方,揮筆親書 “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來答謝可敬可愛的女主人。周穆王與西王母二人的這次相見盛會,曲折地反映了遠隔千山萬水的西部地區各族人民與中原華夏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爸苍灾昊薄?,象征東西方各族人民的友好往來。這篇小說,故事情節相當完整。在敘寫二人相見聚會的文字中,又插入他們往復酬答的吟詠,作到了行文活潑、流暢,詩文并茂,更使兩人彼此眷慕之情得到傳神般的顯現。明人胡應麟謂“其敘簡而法,其謠雅而風”(《少室山房筆叢》),即是對其描述手法的贊譽。小說對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也頗出色。歷史上的周穆王姬滿,則是一個耽于游樂、荒廢國事,遭到百姓怨憤的君主。在這段文字里,他耽于逸樂的特性仿佛尚有痕跡; 但他的主要形象特征卻是敦厚、誠摯,善于理解異族他邦的人情,好象他是個和平、友好的使者。從這一點上來說,本篇當是我國最早的外交小說。西王母則是一個雍容平和、善解人意、感情豐富而細膩的女王形象。在接待穆王的“初見”時,她文質彬彬,莊重有禮; 在瑤池盛宴上,她熱情好客,雍穆大度,且衷情眷眷,慕戀異土誠摯之人。這樣,她的形象已經遠遠脫離了 《山海經》神話中人、獸一體的怪神特征;當然,也有別于漢魏六朝小說中所渲染的容顏絕世、長生不死的女神形象。唯在本篇中,西王母的形象特征是和悅的,給讀者以美感。《穆天子見西王母》的神話,流傳到漢代以后,又演變成為東王公和西王母相會的神話(見《神異經》),兩人竟成了神仙眷屬 (《見《西王母傳》); 而西王母見漢武帝的神話(見《漢武帝內傳》) 不過也是周穆王與西王母神話的翻本。至于唐宋以后,“瑤池西王母”又演變成王母娘娘蟠桃會(見《西游記》),使這一神話形象的演變達到了高峰。
上一篇:《先秦·穆天子傳》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敬叔·章沉》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