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華佗治瘡
亦題《華佗》。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三。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皆選錄。本事亦見《華佗別傳》(《后漢書》卷一一二、《魏志》卷二十九《華佗傳》注引)。華佗,一名旉,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漢末醫學家,精于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尤擅長外科。后被曹操所殺。本篇記敘:河內(郡治懷縣,在今河南武陟西南)太守劉勛,有個女兒快二十歲了,左膝里側長了瘡,癢而不疼,十分痛苦。有時治好了,但過上幾十天又復發了。就這樣時好時犯,反反復復,已經有七八年了。后來請華佗來診治,華佗看了說:“這個好治。”便讓找來稻糠色黃犬一條,好馬兩匹,用繩子拴住黃犬脖子,讓馬牽著奔跑。一匹馬跑乏了,又換上另一匹。這樣奔跑了三十多里,狗不能再走了。便讓人步行拖著它,又走了五十里。這時,華佗拿藥叫太守的女兒服了,姑娘服了以后就安靜地躺下,昏昏沉沉,不省人事。華佗拿刀剖開那黃犬腹部靠近后腿稍前的地方,然后以剖開之處對著病人的瘡口,距離二三寸處固定。一會兒,有像蛇一樣的東西從瘡口里出來。華佗便用鐵椎橫穿它的頭部,那似蛇一樣的東西在病人膝部皮下掙扎扭動了一陣,接著就不動了。華佗這才把它拉出來,有三尺來長,正是一條蛇,但它有眼無珠,鱗也是逆生的。華佗以藥膏涂在瘡口上,七日后痊愈。小說通過華佗給河內太守劉勛的女兒治瘡的情況,高度贊揚了華佗神異高超的醫療技術。作者為了表現華佗醫術高明,先極力寫劉勛之女病情的怪異復雜。從表象看,劉勛之女病害得怪,華佗治療的辦法也奇:取“稻糠色犬一頭,好馬二匹,以繩系犬頸,使走馬牽犬,馬極輒易”,“復令步人拖曳”,然后“乃以藥飲女”,令處于全麻狀態,“因取大刀,斷犬腹”,“以所斷之處向瘡口”,如此這般,出奇制勝,怪病奇治,手到病除。這就充分說明華佗診斷準確,治療得當,療效神奇,從而顯示了他的醫療絕技。作者對華佗始終未作一句直接評定的話,通篇全是客觀的描述,但其稱許贊揚之意,于字里行間隨處可見。從行文內容看,在一千七百多年前,華佗就掌握了麻醉等技,這很了不起。當然,故事所寫,是對華佗醫術的幻化,這反映了人們對治療疑難雜癥能手到病除的愿望。全篇結構緊湊,層次清楚,語言表達也準確。如:“須臾,有若蛇者從瘡中出”。因為只出來一個頭,還看不清是否即蛇,所以說“有若蛇者”。及至后來全看清以后,才說“長三尺許,純是蛇”。又如:蛇“在皮中動搖良久,須臾不動,乃牽出”。何以“不動”以后才“牽出”?原來“又逆鱗耳”。因為是“逆鱗”,所以,蛇活著是很難牽得出來的。這個故事很有名。《初學記》卷二十、《太平御覽》卷七四二亦記有女瘡事?!丢毊愔尽肪硐聞t又衍飾出“赤蛇從女瘡出,入犬足中”事。另外,從《華佗別傳》、《搜神記》、《后漢書·方術列傳》、《北堂書鈔》卷一四六,到《真仙通鑒》卷二十,皆記有華佗療治“病咽”、患者吐蛇事。
上一篇:《秦漢·東方朔·十洲記》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華歆王朗》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