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葛玄
東晉志怪小說。葛洪撰。原載《神仙傳》。《太平廣記》卷七十一錄載。吳曾祺《舊小說》、王汝濤《太平廣記選》(續)和王澤君等《古代短篇小說選注》(節錄)皆錄入。葛玄(164——244),三國方士,字孝先,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葛洪的從祖父。《抱樸子·金丹》載,曾從左慈學道。能用符,行諸奇術。道教尊為“葛仙公”。本篇敘寫:道士葛玄道行高深,“能絕谷連年不饑”,“能積薪烈火而坐其上,薪盡而衣冠不灼”。酒醉入深泉澗中臥,酒解而身不濡濕。他曾拜訪主人,主人病,祭祀路神,路神對玄言語不遜,他則施神術鞭打路神。路神許“令主人病愈”才被玄赦放。他又借漁人死魚一條,置丹書于魚腹之中,擲魚水中,傳書于河伯。吳大帝問他可否請雨,他用符而得大雨;帝問他可否得魚,他又用符而得大魚;帝問魚可否食,他說可食,遂使人取之烹治,“乃真魚也”。葛玄最后尸解登仙而去。作品展現了葛玄的高妙道術,贊揚葛玄以道術行善的仙德。小說主要描寫葛玄的道術和仙化,奇詭怪異。作品塑造了一個修煉超度,韜形隱遁,無所不至,無所不能的神奇人物。難能可貴的是,葛玄能用自己所學到的本領為人民做好事,處處行善。他長于治病,故事之一就是說他幫主人治病的事;故事之二言及葛玄為百姓請雨,“一時之間,天地晦冥,大雨流注,中庭平地水尺余”,解除了旱情。在這點上是應該加以肯定的。在故事的描寫中,還可看出葛玄滑稽、諧謔的性格。如與吳大帝共游時,“行舟遇大風,百官船無大小多濡沒,玄船亦淪失所在”;誰知,“忽見玄從水上來,既至,尚有酒色。”原來在別人遇難之際,他卻大開玩笑,故作危情,引人焦急。正因為小說表現了葛玄以上幾個方面的性格特征,給人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不至于使人物形象干癟無力。小說敘述委婉曲折,有較強的故事性。小說選取了幾個典型事例說明葛玄絕技之妙,性格之特殊;而每件事情又能獨立成章,有始有終,敘述清楚詳備。如“為民請雨”一節,寫得曲折生動,先用“書符著社中”,隨即大雨如注;然后“復書符水中,須臾有大魚百許頭,亦各長一二尺走水中”;最后經烹調檢驗,證實為真魚也。一奇加一奇,事事見奇,令人驚嘆不已,更顯葛玄方術之高超。周斐《汝南先賢傳》亦記有葛玄使魚為河伯傳書和葛玄以書符布大雨事。《搜神記》卷一亦采錄本故事中的某些片段。
上一篇:《秦漢·劉向·蕭史》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葛祚碑》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