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楊衒之·洛水之神
亦題《洛子淵》。北魏志怪小說。楊衒之撰。原載《洛陽伽藍記》卷三。《太平廣記》卷二九二錄載。吳曾祺《舊小說》、李格非等《文言小說》、劉文忠等《文言小說名篇選注》皆選錄。作品敘述:北魏孝昌年間,農民起義蜂起。有武士洛子淵(一作駱子淵),自稱是洛陽人氏,同樊元寶一塊戍守彭城(今徐州)。樊元寶得假欲還洛陽,洛子淵于是請元寶捎送一封家書,說家宅就在洛陽靈臺南邊,靠近洛水。元寶按其所言找到靈臺南,卻并不見有人家。正想走開,忽有一位老翁問話,元寶說明來由后,老翁言洛子淵即是他的兒子,并請元寶入宅。但見館閣高大寬敞,屋宇莊嚴綺麗。老翁命婢女取酒。接著見婢女抱一死小兒而過。樊莫明其妙。不久酒至,顏色鮮紅,香美異常。又設山珍海味。酒足飯飽之后,樊元寶告辭出來,再回首時,已不見方才房院。只見高崖傍水,碧波東流。旁有一童子,年約十五,剛剛溺死,鼻孔還在流血。至此元寶才明白適才所飲美酒乃童子血也。待他再回到彭城,洛子淵已不見蹤跡。元寶與子淵同營共戍三年,全然不知洛子淵就是洛水之神。作者站在封建統治者一邊,把人民與地方官吏的起義說成是“妖賊四侵”;把洛水之神放置于北魏政權招募的明堂隊中做武士,顯見是說洛水之神也幫助北魏政權鎮壓“妖賊”,北魏王朝便是“替神行道”。作者通過這些情節,為拓拔氏貴族的殘暴統治辯護。作品還宣揚了對于神敬畏的思想觀念。作者稱洛神幫助北魏政權,他操縱著人的生殺大權。他食飲美酒珍饈,還嗜飲人血。實質上,所謂“洛水之神”,也不過是甘心充當統治者鎮壓農民義軍的殺手而已。這樣,作品在客觀上也暴露了政權與神權相勾結而鎮壓人民起義和殘害生靈的罪行。作者善于剪裁,寫洛子淵,不寫三年鎮防彭城,唯記“附書一事”,正是如此,才剖明了洛子淵的真底。此外,作品文筆簡煉,三百許字,就把洛子淵實為洛水之神的緣由交待得清清楚楚,而且具體生動。作品中狀景之辭尤為雅致,寫居所則“館閣崇寬,屋宇佳麗”,寫風物則“高崖對水,綠波東傾”,出神入化,引人遐思。洛水之神相傳為古帝伏羲氏之女,稱宓妃,因渡河落水溺死,成為水神。自先秦至魏,筆書洛神者不乏其人。從屈原《離騷》到曹植《洛神賦》,以及其他文人墨客都以宓妃為洛神,而獨楊衒之此篇與眾不同,把個美麗的宓妃,取而代之為武士洛子淵父子,其藝術家的膽略,令人不勝驚嘆。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嘉·漢武帝與李夫人》簡析
下一篇:《先秦·韓非·涸澤之蛇》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