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嘉·帝子與皇娥
亦題《皇娥》。東晉神話小說。王嘉撰。原載《拾遺記》卷一。袁珂《古神話選釋》、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皆選錄。作品敘寫古帝少吳之母皇娥和神童戀愛的故事。皇娥常常晚上在玉石建造的宮殿里織布,白天有時乘木筏游玩,她去過西海之濱的窮桑,也去過滄滄茫茫的海角。當時有個神童,容貌超俗,被稱為白帝之子,也就是太白金星之精。他從天上降到水邊,和皇娥遨游嬉戲。她們彈奏著美妙的音樂,盡情玩耍,樂而忘返。他們泛于西海,在木筏上插了桂枝作桅桿;編織香草,作為旌旗;用玉刻了一只斑鳩鳥,放在桂枝頂端。二人在木筏上并肩而坐,皇娥一邊彈著瑟,一邊放開清亮的歌喉而唱。后來帝子也唱起了答歌,一對戀人海角天涯雙棲息。后來皇娥生了少昊。這是一篇非常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表面上好像寫的是古史中的人物,其實是用小說筆法寫的一曲曼妙的戀歌。通篇文字華美,情節(jié)動人,想象豐富,意境清新,抒情味濃,是古小說中神仙之間戀愛故事的佳篇,同古希臘神話中的戀愛故事可以匹敵。但他是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情調(diào)的神戀故事。《春秋緯元命苞》謂:“黃帝時,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jié)夢接,意感而生白帝朱宣。”魏宋均注:“華渚,渚名;朱宣,少昊氏”(《王函山房輯佚書》)。《拾遺記》本篇所述少昊誕生的神話即本于此。少昊的誕生,原來是天上星宿和他的母親結(jié)合的結(jié)果。王嘉以創(chuàng)新的精神,通過對下降星精所化的神童和皇娥乘筏“旅游”結(jié)婚及后來生少昊的情節(jié)鋪敘,反映了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的生活圖景。故事在六朝時誕生,當然,它在客觀上對封建社會的所謂“禮法”是一種大膽的沖擊,難怪有些封建衛(wèi)道者,斥它是“誣妄”,驚呼“帝子圣母而有桑中之戲,清歌七言乃見軒皇之世乎?子年之妄極矣!”(馬骕《繹史》卷六)“皇娥宴歌之事”,“或上誣與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卻不知“桑中之戲”正是原始社會青年男女交往的正常現(xiàn)象。“清歌七言”也不過是小說家所用的渲染筆法所使然而已。
上一篇:《先秦·列御寇·師文學琴》簡析
下一篇:《先秦·莊周·莊子枕髑髏而臥》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