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裴啟·孫子荊
東晉軼事小說。裴啟撰。原載《語林》。魯迅《古小說鉤沉》和周楞伽《裴啟語林》輯錄。吳曾祺《舊小說》和李格非等《文言小說》皆選入。孫子荊,即孫楚,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北)人。《晉書》卷五十六本傳說他“才藻卓絕,爽邁不群,多所陵傲,缺鄉曲之譽”,故仕途多艱。與王武子同郡,少即友善敬重之。王武子,即王濟,王惲之子,四十六歲,先于其父卒。作品敘寫:王武子死葬,孫子荊哭得異常悲傷,賓客莫不垂涕。哭畢,他對著武子的靈位說:“你平時喜歡驢叫,我現在就為你學驢叫吧。”叫聲學得逼真,賓客都笑了起來。孫子荊說:“你們諸位都不死,為什么卻偏讓王武子死了呢?”賓客們一聽都很生氣。作品通過孫子荊吊喪的故事,生動而有力地表現了孫、王之間的深厚情誼。孫楚與王濟,既是同鄉,又從小友善,彼此非常了解。在賓客眾多的葬禮上,孫楚“哭之甚悲”,就已充分表現出他對朋友的深情厚誼;接著他對著朋友的靈位說“卿常好驢叫,今為君作驢鳴”,說完就真的叫起來。從表面看來,此時此地“作驢鳴”,氣氛很不諧調,似乎與情理不合;其實,他是出于一片真情,是悼念朋友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由于情真意切,別的就什么都顧不得了,這與他“爽邁不群”的性格特征也是一致的。但是,賓客們并不理解,在他們看來,孫楚所為,簡直不可思議,除非是瘋子,因而竟破涕為笑。這樣一來,就與喪禮的氣氛真正不協調了,無怪乎孫楚十分生氣,以致脫口說出“諸君不死,而令武子死乎?”這么一句咒語。于是,須臾之間,又是哭,又是笑,又是怒。這里,既寫出了孫、王的深厚情誼,也顯示出二人的思想風貌,尤其是從中可以反映出死者的某些個性特征與志趣愛好。作品選取葬禮這一典型片段,來反映孫、王二人的思想情貌,手法是高明的,也是奇特的,這是本篇小說的主要特色。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孔約·孔氏志怪》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裴啟·孫策》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