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嘉·孔子生時
東晉志怪小說。王嘉撰。原載《拾遺記》卷三。《太平廣記》卷一三七錄載。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我國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本來“不語怪”,但他死后,由于他的聲名,竟被神化了:或說他是個凹腦袋(《史記·孔子世家》謂“圩頂”),相貌奇特;或說他“高十尺”(《法苑珠林》卷八引《春秋演孔圖》),是巨人;或說他一腳可把老虎踢翻(《淮南子·主術訓》);或說他引琴而歌,能呼來暴風,驅散圍兵(《琴操·孔子厄》);或說他指揮弟子與妖物作戰,斃怪而食之(《搜神記》卷十九);還有的說他死后成了神人,與七十弟子游于海上的亶洲(《太平御覽》卷九二二引《北涼錄》)等等。本篇是一則關于孔子降生的傳說。敘述:周靈王立二十一年(前551),一夜,有二蒼龍自天而下,繞于魯女顏征在房內;同時,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來,替征在沐浴。天帝也下令奏“鈞天之樂”,樂隊“列于顏氏房外”。又有“五老”,即五星之精,列于征在之庭。命麟吐玉書于闕里人家,并顯文云:“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這時,突然空中有聲,言天感生圣子。剎那間,和樂笙鏞之音齊鳴,夫子降生了。顏征在乃以繡紱系麟角,信宿而麟去。作品通過孔子降生時的奇異情景描寫,表現了孔子的神異非凡,宣揚了“天人感生”的宗教迷信思想。從思想傾向上來說作品實無足取,但從藝術技巧看,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和構思,幻設詼詭綺麗的人物活動場景,濃重地渲染人物的神奇特色,實為六朝志怪小說中場面描寫的一段妙文。小說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把孔子勾畫成為天感所生的圣子(這就有點類似猶太民族的耶穌),所以,孔子就成了神話人物。關于蒼龍、神女、五老列庭、麟吐玉書等神話,皆本于伏侯《古今注》(見《古微書》卷八《春秋演孔圖》附論)。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殷蕓·孔子占鼎》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孔文舉少時》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