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西詩詞·贛中詩詞·新余二劉·劉敞
劉敞(1019~1068),字原父(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進士,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实v三年(1051),遷太子中允、直集賢院。至和元年(1054),遷右正言、知制誥。至和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揚州。歲余,遷起居舍人徙知鄲州、兼京東西路安撫使。不久召還糾察在京刑獄。嘉祐四年(1059),知貢舉。五年,以翰林侍讀學士充永興軍路安撫使、兼知永興軍府事。英宗治平三年(1066),改集賢院學士、判南京留守司御史臺。神宗熙寧元年卒于官。有《公是集》75卷,已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成54卷,其中詩27卷。
劉敞詩中五言、七言都不乏佳作。其中有寫景如畫之詩,如《微雨登城二首》(其一):
雨映寒空半有無,重樓閑上倚城隅。淺深山色高低樹,一片江南水墨圖。
詩作寫作者登樓野望所見所感,其獨特處在于由實而虛,虛實相生。實時以淺深寫色,高低寫形,恰如水墨畫畫法;虛時以畫喻景,不僅精致貼切,還飽含著極度愉悅之情。這樣虛虛實實,不僅顯示出景物的綽約多姿,更引發讀者無邊的遐想。
劉敞亦作有諧趣詩,如《城南雜題》(其三):
盤姍不稱三公位,掩抑空妨數畝庭。只有老僧偏愛惜,倩人圖畫作書屏。
這首詩題寫水陸院中短槐。詩中刻畫了“短槐”與“老僧”的形象,這既是實寫,又是象征,二者概括了現實生活中一部分人的特征。這類詩,又似說理,極易寫成莊重有余、情味不足的說教,但劉敞能以輕松的筆調寫出,寓莊于諧,饒有風趣。
劉敞的一些贈答詩、挽詩又情深意長。如《共城寄仲弟》:
共城稻秧如黍禾,共城木少種竹多。熟聞邇來風土美,貧無置錐知奈何。百門蒼翠太行麓,百泉清泠淇水澳。長安宦游跬步到,隱居雞黍終年足。人生早念少游言,燕領莫矜飛食肉。即今囊空未果歸,且為黎侯歌式微。寄聲好在久良苦,異時自楫來迎汝。
詩作敘說自己身處環境及復雜心情,娓娓家常,如傾如訴,兄弟情誼,非同一般。再如《圣俞挽詞》:
孤宦眾人后,空名三十年。交游一時絕,詩筆四方傳。
詩作概括梅堯臣的一生際遇、性情及高絕的才華,僅以四句寫來,簡潔凝練,辭情相稱。
劉敞還創作有一些詞,多寫士大夫文人的閑情逸致,之中常常寓含詞人的人生的感悟,如盛世難再、宦途沉浮的惆悵與痛苦。如《清平樂》:
小山叢桂,最有留人意。拂葉攀花無限思,雨濕濃香滿袂。別來過了秋光,翠簾昨夜新霜。多少月宮閑地,姮娥與借微芳。
詞寫桂花的清新優美,姿色不妖嬈卻情意款深、香氣醇芳,月色下盡顯幽獨芳潔情致,寄寓了詞人的審美理想。
又《踏莎行》:
蠟炬高高,龍煙細細,玉樓十二門初閉。疏簾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桃葉新聲,榴花美味,南山賓客東山妓。利名不肯放人閑,忙中偷取工夫醉。
據《能改齋漫錄》卷十七記載,宋祁赴壽春(今安徽壽縣)為官的途中,經過揚州,時任知州的劉敞設宴款待,并寫出此詞以侑酒添興。宋祁亦即席賦《浪淘沙近》一首,以謝別劉敞。詞作前面大抵寫士大夫文人飲酒作樂的情景,末二句卻寓含深意:人們往往為功名仕途而奔波,以致似箭的光陰白白地流逝,只有稍稍停頓下來,才覺得眼前之花好月圓、美酒友情的令人留戀,可這僅是人生的一個驛站,此后又得行色匆匆,繼續奔波于仕途之中。惆悵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宋元江西詩詞·元代江西詩人·元代其他詩人·元代前期
下一篇:清代近代江西詩詞·清代江西女性詩詞·劉淑英、朱中楣·劉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