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列御寇·九方皋相馬
先秦寓言小說。舊題列御寇撰。原載《列子·說符》。《淮南子·道應訓》亦載 (文字有不同)。朱靖華《先秦寓言選釋》,北大中文系 《中國古代寓言選》,李格非、吳志達主編《文言小說》,均選入。作品敘述:秦穆公讓伯樂從子孫中派人為他尋找良馬,伯樂卻向秦穆王推薦了一個同他一起挑擔打柴的人,名叫九方皋。秦穆公召見九方皋,派他去尋找天下最好的馬。九方皋去了三個月,回來報告說在沙丘找到了。穆公問:“找到了什么馬?” 九方皋回答說: “母馬,毛色是黃的。”穆公派人去牽馬,結果是一匹公馬,毛色是純黑的。穆公很不高興,立即召見伯樂,生氣地說:“糟了,你推薦的人,連馬的毛色,公母都分不清,還能懂得什么是良馬呢?”伯樂長嘆一聲說: “竟然達到這種地步啊! 這就是他超過我千萬倍而又無法估量的地方。九方皋所觀察的是馬的內在素質,觀察到了它的精妙之處,而忘掉了它的粗糙之處; 觀察它的內部而忘掉了它的外部; 見他所要見的,不見他所不要見的; 看他所要看的,而漏掉了他所不要看的。像九方皋這樣觀察馬,是最難能可貴的。”隨之牽馬來一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小說故事完整,情節微有起伏,圍繞九方皋相馬,形成波瀾。而且開闔有致,前呼后應,結構嚴謹。小說寫九方皋相馬,不從正面寫他如何相馬的詳情,而是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通過秦穆公和伯樂對他相馬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來顯示他的超人之處,表現他相馬的高明之術。同時,通過伯樂的一段評說,也告訴人們,要想真正的認識事物,就必須抓住其本質特征。這也是本篇的主旨。但作者借伯樂之口,完全否認現象對于認識事物本質的作用,把 “形” 與“神”截然分開的觀點,則是不可取的。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臨海人》簡析
下一篇:《先秦·田俅·買櫝還珠》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