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李阿
東晉志怪小說。葛洪撰。原載《神仙傳》。《太平廣記》卷七錄載。吳曾祺《舊小說》、劉世德《魏晉南北朝小說選注》皆錄入。作品描述:仙人李阿,常乞于成都市集,把所乞得的錢物散賜與貧窮者。他夜去朝還,市人莫知所止。不少人向他問吉兇禍福之事,他不言語,只給人以不同的臉色:臉色欣然,則事皆吉;容貌慘戚,則事皆兇;面含笑容,則有大喜之事;微嘆息之,則問者有深憂。如此驗證,沒有不靈驗的。有個叫古強的,疑李阿為神仙,常服侍他,試隨李阿到李所宿的青城山中。后來,古強又想隨李阿到青城山,但不認識道路,恐有虎狼,便私持大刀隨行。李阿甚怒,取古強之刀擊石而刀折壞。第二天早晨古強還家時,深憂刀壞,而李阿又取其壞刀擊地,刀則與以前一樣完好。二人未至成都,路上適逢有人趕車飛馳,李阿以腳置其車輪下,腳被軋折,李阿即死。古強很害怕,看守著尸體,誰知須臾李阿復活。小說主旨,雖然是在宣揚仙人神靈之跡的,但文中主人公仙人李阿,其形象的客觀意義,卻有積極的一面:他“常乞于成都市,所得復散賜與貧窮者”。這種濟助窮困的行為,值得稱道。作品文字流暢,敘事婉轉。塑造人物形象,采用層層深化的方法。如先寫李阿經幾代而“不老”,點明他是長壽者;接寫他常把乞討來的東西,散給貧苦百姓,指明其善良品性;再寫他答人吉兇,以臉色容貌示之,十分靈驗,表明他的奇異;最后寫他能使折刀“復如故”,能使折腳“復如常”,而終“被昆侖山召”,則展現了他的神仙特質。這樣,一個善仙的形象便躍然紙上。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陽松玠·李諧》簡析
下一篇:《秦漢·應劭·來季德》簡析